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不给钱就封号?莫让平台举报功能被滥用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3-21 15:29| 查看数: 12747| 评论数: 0|IP:中国云南丽江

不给钱就封号?莫让平台举报功能被滥用.png

一场以正义为名的网络私刑在互联网蔓延:平台举报规则被恶意武器化,正义被扭曲为一场生意,普通网民账号沦为待宰羔羊

近期,不少网民的社交平台账号被莫名封禁,一个滥用平台举报规则的封号圈群体浮现。

封号圈,通常指通过捏造违规理由,对正常运营账号发起恶意举报,导致账号被封禁的一类群体。他们利用字母、谐音、更换话题关键词、转换平台等方式躲避监管,恶意炸号”“点号

这类群体中有的威胁用户不给钱就封号,以收取保护费;有的只为获得心理快感,从而提升在圈内的名气;有的传授炸号技巧开班收徒,将恶意举报打造成流水线作业;有的组织大量账号,在目标用户的评论区或私信中发布大量违规内容,诱导平台封禁;有的用抓包点号技术抓取聊天记录,篡改为违规内容后举报,还能调整违规词汇的严重程度,调控封号时间……

封号圈的蔓延已经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上网环境,扰乱了网络秩序,损害了用户权益。

容易让网络环境无序。原本用于维护网络秩序的举报功能被污名化,公众对正当举报行为产生抵触,可能引发公共讨论空间萎缩。同时,恶意举报者通过谐音词躲避监管,也加大了治理难度。

容易让网络暴力蔓延。封号圈的行为损害了平台规则的公平性,若受害者找不到正当解决途径,或许会加入报复行列,形成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容易让网络犯罪激增。互联网时代,用户账号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数字财产。封号圈以敲诈勒索等非法手段获取利益,损害了公民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然而,由于数量大、金额小、主体分散等问题,受害者往往自认倒霉,更加助长了封号圈的发展空间。

当前,维护清朗网络空间,遏制恶意封号的不良现象蔓延已刻不容缓。

强化技术力量,使封号圈不能为。平台可以修补自动封号等技术漏洞,优化举报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举报行为的特征,识别恶意举报账号,及时发现并打击封号圈行为;采用反爬虫、反盗号等技术手段,保护用户账号安全,并对举报涉及的聊天记录、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智能真伪鉴定,及时发现伪造证据。

提高违法成本,使封号圈不敢为。相关部门应当明确网络恶意举报的认定标准,细化伪造证据、恶意举报等行为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加大对恶意举报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现代网络文明容不下任何形式的网络私刑封号圈群体需被连根拔起,保障数字时代的公民权益与网络秩序。

(半月谈)

最新评论

0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浏览过的版块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