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王碧波:情系山区贫困群众 发展传承中医药事业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 | 发布时间: 2019-11-8 20:25| 查看数: 5730| 评论数: 0|IP:中国云南丽江

2018年9月,丽江市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全民助力脱贫的号召,遵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精心组织,抽调了医院骨干人员,尽锐出战,前往永胜县光华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丽江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中医主任医师、丽江市名中医王碧波,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勇担新时代新使命,用自己的中医专长为光华乡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心力。


永胜县光华乡卫生院自1993年建院以来,由于人员及医疗设备设施的限制,长期不能开展中医药诊疗工作,不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王碧波来到光华乡楼海村委会驻村扶贫后,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到光华乡中医药工作的发展短板和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看到光华乡卫生院还未建有中医馆,也没有中医专技人员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后,他决定充分利用自己的中医专长,支持光华乡卫生院发展中医药事业。有了发展思路,王碧波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联系光华乡卫生院,提出了愿意无偿支持帮助筹建中医馆并义务出诊的建议。2019年1月,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王碧波的技术指导下,投资10万元的光华乡卫生院“中医馆”正式建成。为使“中医馆”充分发挥效益,县卫生健康局将东山乡卫生院医生李德彪(中医医师)调到光华乡卫生院专门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2019年2月12日,光华乡卫生院“中医馆”正式开馆投入使用,结束了光华乡自建国以来没有中医药专业技术服务的历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光华乡卫生院中医药事业得到更好地传承发展,让中医人才后继有人,不断提高卫生院的中医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王碧波在驻村扶贫工作繁重的情况下,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利用大部分群众选择光华街天到卫生院看病的时机,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从驻村的楼海村委会往返30多公里的乡间小路,赶到光华乡卫生院“中医馆”,为当地群众免费义诊,亲自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中医药服务。每月5-6次的街天坐诊,他不辞辛劳,从不间断。利用坐诊,王碧波教授从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技能出发,对光华乡卫生院中医医师李德彪进行了言传身教,手把手地为其传授如何识脉、如何抓主症、如何辩证、如何处方用药,把自己近30年临床所得的100多个经验效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位年轻的中医医生,彰显了一位专家教授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质。为当地人民培养了一个留得下来的中医人才,也把他的精湛医术留在了贫困山区,这种宽阔的胸怀与很多中医医生把秘方视为命根的行为相比较,更加突显出了难能可贵的情操。


在王教授的无私奉献、辛勤带教下,李德彪医生的中医服务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光华乡卫生院“中医馆”整体服务能力得以显著提升。目前已能开展中药饮片、针灸、拔罐、熏蒸、磁疗、推拿、刮痧、穴位注射等10余项中医诊疗技术。2019年1-9月,光华乡卫生院“中医馆”诊疗服务人次共计5001人次,中医药业务收入总计167318元。就诊患者不但有当地群众,部分患者还来自丽江市区、永胜县城以及程海、三川、松坪、大安等周边乡镇。光华乡卫生院中医事业在王教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无到有,从有到更好地传承发展,王碧波教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光华乡的扶贫工作和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当地百姓的信任。群众纷纷感激地说:“自王主任来,看病方便了,再不用到150多公里外的市医院去看病了,在经济上不仅节约了车旅费还免除了每次50元的挂号费!”“更好的是王主任无私的把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秘方传授给李医生,即使以后王主任回市医院了,我们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到王主任一样的服务,真是大好人啊!”

一年来,王碧波情系贫困山区,坚守驻村扶贫工作岗位,为永胜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当地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默默地无私奉献着。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尚情操,他时刻秉持一名中医的良心与操守,用他的行动体现了一名“丽江名医”应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健康扶贫做出了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应有的责任担当和贡献。
新浪微博丽江运营中心 丽江同城网
总监制:陈黎    主编:孙梦瑶
编辑:王亿涛  吴利  孙雪清
初审:王亿涛   终审:孙梦瑶
热线电话:0888-5310888
微信:weibolj0888
法律顾问:李雁华  技术服务:徐飞

最新评论

0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