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用AI整蛊家人?小心违法!“狼来了”上演现代版,信任被透支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10-22 17:06| 查看数: 14112| 评论数: 4|IP:云南丽江

“家里进陌生人了!”当家人发来带着恐慌的消息,还附上一张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走入卧室的照片,任谁都会心跳加速。可最近,安徽铜陵就上演了这样一场由AI技术引发的虚惊闹剧。

10月17日晚,铜陵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市民张先生的紧急报警,称妻子李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在家,家中闯入不明身份人员,而自己远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回。接警后,五松派出所民警火速奔赴现场,可敲开门后,李女士却满脸歉意——原来她是用AI工具生成了“流浪汉卧坐餐厅”的图片,发给在外的丈夫想测试其反应,没成想张先生信以为真当即报警。

170550ycuxcaiz5dc00u5o.webp

民警现场核实后确认是一场虚惊,对李女士进行了批评教育。她生成的AI图片逼真度之高,让丈夫瞬间陷入对家人安全的担忧,也让警方投入了宝贵的出警资源。这起事件并非个例,近期多地都出现类似AI整蛊引发的闹剧,有的导致整栋楼逐层排查,有的引发亲属紧急奔袭。

从法律层面看,这种行为已涉嫌浪费公共资源甚至违法。律师周兆成指出,明知家人可能误判报警,仍故意制作AI图片属于“间接故意”,可能构成报假警共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报假警可面临5至10日拘留及500元罚款;若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编造虚假信息罪”,最高可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起事件的核心,并非夫妻间的玩笑或失误,而是AI技术的“真假难辨”正在侵蚀社会信任的根基。“信任”是社会运转的“隐形骨架”:家庭中,伴侣一句“家里没事”能让在外的人安心;社会里,公众对官方信息的信任能让政策快速落地。但如今,AI的滥用正让这份信任面临危机——从“日喀则地震被压男孩”的假图,到“上海居民撤离”的谣言,虚假信息在AI的助力下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判断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平台的流量机制还在放大这种危害。点击量高、争议性强的内容更容易传播获利,这让AI造假有了生存土壤。而在“示伪水印”尚未全面普及的当下,人们面对触目惊心的信息时,往往被情绪主导,很难第一时间验证其真实性。

要应对这一信任危机,需多方合力。一方面,《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提出的“示伪水印”要求应尽快落地,让AI生成内容可被快速识别;平台需履行“守门人”责任,从源头压缩虚假信息空间。另一方面,法律层面需进一步明晰AI使用标准,比如要求工具提供者执行实名登记和用途审核,对传播量大的AI谣言快速追责。

对公众而言,在AI时代也需提升“媒介素养”,面对热点事件多观察细节、谨慎核实,不盲目扩散信息,避免成为谣言的“帮凶”。唯有如此,才能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守住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底线,不让AI成为消耗善意、破坏公序的工具。

(来源/央视网)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0-22 17:06
AI技术是把双刃剑,使用需谨慎。玩笑虽小,但浪费警力资源不可取。维护社会信任,人人有责。
点评 回复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10-22 17:15
AI整蛊玩过头了 浪费警力还违法 狼来了的故事该警醒
点评 回复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0-22 17:25
使用AI技术制造虚假警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构成谎报警情行为,面临拘留及罚款;情节严重者或触犯《刑法》编造虚假信息罪,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点评 回复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10-22 18:59
AI整蛊玩过头了 浪费警力还违法 信任一旦崩塌再难重建

4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浏览过的版块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