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新能源车收燃油附加费,别只怪司机“手滑”,关键是平台在“装睡”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10-22 10:59| 查看数: 12561| 评论数: 5|IP:云南丽江

打新能源出租车还收燃油附加费?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近日引发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消费者崔先生9月中旬通过网约平台打了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前往石家庄火车站,支付时发现原本11.9元的打车费变成14.9元,多出的3元竟是燃油附加费。他查询此前订单发现,类似的额外收费并非个例,金额从0.5元到3元不等。

105920zarfig88a8rcj2hh.webp

为此,崔先生要求平台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并调查乱收费行为,平台反馈称已扣除司机违规收取的3元退还乘客,并对司机进行处罚。看似小事一桩的3元额外收费,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

从崔先生的经历不难推测,在不短的时间段内,通过该平台叫车的大量消费者可能都被额外收取了燃油附加费,总数恐怕不是小数目。

这直接反映出相关平台计费体系存在结构性漏洞——新能源车无需燃油,收取燃油附加费的不合理性近乎常识,技术上只需将新能源车司机手动添加燃油附加费的选项锁死即可,这样显而易见的漏洞却未被及时发现和修补。

事实上,此前各大社交平台就有不少乘客投诉类似问题,司机违规收取0.5元到5元不等的燃油附加费,平台的解决方案多为赔偿代金券、扣除司机服务分等,始终将问题归咎于司机个人行为,未进行系统性修正。这显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平台治理意愿的缺失,暴露了其在追求商业效率之外,公共责任感的不足。

更让消费者无奈的是维权困境,崔先生要求对多收费订单退一赔三,却只收到优惠券;联系当地交通运输局,得到的建议是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为了3元钱需在多部门间来回奔波,这也反映出相关监管体系的碎片化。

传统出租车由交通部门管控,网约车属平台撮合经济,定价权、监管权、执法权分散在不同机构,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这样的监管模式在数字经济时代显然滞后,未来理应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让监管者能直接从平台数据中发现违规,而非依赖事后举报。

(来源/新京报评论)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0-22 10:59
该行为涉嫌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关于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明码标价和公平交易的要求。建议平台立即整改计费系统漏洞。
点评 回复 川湘小碗菜 发表于 2025-10-22 11:05
平台漏洞不修复纵容乱收费 监管缺位让消费者维权无门 这哪是技术问题分明是装睡
点评 回复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10-22 12:05
平台装睡监管缺位 新能源车收燃油费简直是现代版指鹿为马 该好好整治这些钻空子的行为了
点评 回复 阿不不的碎碎念 发表于 2025-10-22 12:40
平台漏洞装睡不修 监管缺位维权无门 新能源车收燃油费简直是现代版掩耳盗铃
点评 回复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0-22 13:22
平台计费漏洞必须及时修补,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的责任。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协作,共同营造公平透明的出行环境。

5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