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国补落地变味了?先涨价再补贴、虚假申报… 这些乱象该治治了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9-11 09:53| 查看数: 12170| 评论数: 6|IP:云南丽江

近年来,真金白银的“国补”政策在各地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背后离不开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从官方数据来看,去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补资金总规模就达到了约3000亿元,而今年这一规模更是进一步增至5000亿元,如此大的投入,彰显了国家推动消费、惠及民生的决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应实实在在让利于民的“国补”资金,在落地执行的过程中却频频遭遇“截胡”。近期,全国26个省份陆续公布了2024年度审计报告,其中有6个省份的审计报告明确指出,“国补”资金存在骗补及违规使用的问题,涉及金额高达上亿元。仅以湖南省为例,在汽车置换、农机报废更新等领域,就有9373万元的补贴资金流失,这样的数字令人痛心。

从各地审计报告披露的信息以及消费者的反馈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些地方的骗补套补手段可谓花样百出。有的商家打起了“先涨价后补贴”的算盘,看似给了消费者补贴,实则将补贴金额悄悄纳入了自己的腰包;有的则通过虚构交易场景,与所谓的“消费者”串通起来进行虚假申报,以此骗取补贴;还有不法分子利用系统存在的漏洞和技术缺陷,倒卖“消费券”,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在这样的乱象下,黄牛党、职业骗补团伙纷纷涌入,更有甚者成为了“职业玩家”,仅用19天就靠套补非法获利13万元,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国补”政策的实施秩序。

095329m9iw7swn82ilfewy.webp
(图片由AI生成)

普通消费者在这场“国补”盛宴中,体验也大打折扣。部分平台规定“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这就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若遇到价格下调,无法享受差价补偿,额外增加了支出;有些商家则以“国补”为诱饵,诱导消费者高价下单,之后却故意拖延发货,消费者无奈之下选择退单,反而失去了享受补贴的资格;消费券的抢夺更是“秒空”的常态,可事后的兑付流程却繁琐冗长,让消费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某些商品在标注“国补”标识后,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上涨——有消费者发现,某款洗衣机日常促销价还不到4000元,可在“国补”之后,最终成交价竟然高达4300余元,这样的“国补”显然背离了政策初衷。

这些“国补”乱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它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流失,让本应用于民生改善的资金白白浪费;另一方面,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对“国补”政策产生质疑;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容易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影响民众对政策的信任度。深究这些乱象背后的根源,既有不法商家与骗补企业的恶意欺诈,也有部分消费者存在“薅羊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同时,政策从流程设计到落地执行的粗放化,以及技术与监管环节存在的漏洞,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就像河北省审计报告指出的那样,由于主管部门审核监管不力,省内9个市存在未按标准补贴或重复补贴的问题,涉及资金152万元,这正是监管不到位的典型体现。

因此,各地政府在对待“国补”政策时,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花了钱就了事”,而是要进一步实施精细化治理,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具体来说,商务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政策实施细则,明确补贴商品的定价机制和参与条件,从源头规范补贴流程;市场监管部门则要加大对国补商品价格的监测频次,一旦发现“先涨价后补贴”等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维护市场秩序;主管部门还需强化对补贴资格的审核,比如山东省实行的“市级初审+省级复核”机制,以及引入第三方核验的方式,都能有效降低骗补风险,确保补贴资金用在刀刃上。

更为关键的是,各地要加大对骗补、套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同时畅通消费者监督举报渠道。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补贴资格,追缴非法所得,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严厉的措施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让不法分子不敢再轻易触碰“国补”资金的红线。

“国补”政策作为国家释放消费潜力、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其出发点是为了让民众受益、让市场活跃,绝不是少数商家和不法分子的“薅羊毛”盛宴。只有堵住政策执行中的各种漏洞,加强严格监管和严肃查处,才能让这一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于民,防止中央财政资金沦为滋养无良商家的“唐僧肉”,让“国补”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来源/央视网)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9-11 09:53
涉嫌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违反《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使用补贴资金。
点评 回复 礼尚往来 发表于 2025-9-11 09:53
补贴政策初衷好,执行漏洞却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监管必须跟上。
点评 回复 川湘小碗菜 发表于 2025-9-11 10:02
国补政策初衷虽好,执行却漏洞百出,监管形同虚设,让惠民政策沦为骗补盛宴。
点评 回复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9-11 10:41
国补政策本意惠民,但执行中的乱象必须严惩。监管部门应加强审核与监督,确保资金真正惠及百姓,维护政策公信力。
点评 回复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9-11 11:07
补贴政策初衷好,执行却漏洞百出,监管不力让惠民变味,必须严惩骗补行为
点评 回复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9-11 12:21
补贴政策初衷好,执行漏洞却让商家钻空子,监管必须跟上才能真惠民

6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