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纸质火车票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话题登上热搜榜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2025 年 9 月 30 日之后,纸质火车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便捷的电子发票,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服务数字化进程迈入全新阶段。
回溯我国铁路 “无纸化” 改革历程,其推进始终秉持 “便民、高效” 原则,循序渐进落地实施。早在 2018 年 11 月,海南环岛高铁率先启动铁路电子客票试点,开启了铁路出行 “无票化” 的探索;2019 年 7 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成渝高铁沿线 13 个车站纳入其中,让更多旅客体验到电子客票的便捷;2020 年 6 月,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全面推广,旅客仅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 “一证通行”,此时纸质火车票的功能已缩减为 “仅供报销使用”,不再作为乘车凭证。
为保障改革平稳过渡,铁路部门自 2024 年 11 月 1 日推广电子发票以来,专门设置了为期 11 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 “纸电并行” 政策,旅客既可以选择在线开具电子发票,也可前往火车站、车票代售点或通过自助机打印纸质报销凭证,充分兼顾了不同群体的使用习惯。如今,随着过渡期即将在 9 月 30 日结束,纸质报销凭证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纸质报销凭证仅开具至 9 月 30 日,之后车站将不再提供此项服务,全面转为电子发票模式,后续若有新规定,我们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铁路 12306 客服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电子发票的开具流程已实现全程线上化,旅客通过 12306APP 或网站即可轻松操作,无需再往返车站,大幅节省了时间成本。
改革推进过程中,老年旅客等群体的出行需求备受关注。不少网友担忧 “没有纸质票,老人乘车会不会不方便”。对此,铁路部门给出明确回应:即便纸质火车票报销凭证停用,旅客仍可在车站自助机上打印行程信息单。该单据包含发车时间、到发车站、座位号、检票口等所有关键出行信息,与此前纸质火车票的信息展示功能完全一致,能充分满足旅客查看行程、核对信息的需求,确保老年旅客等群体 “出行无忧”。
从 “一票在手,出行不愁” 到 “一证通行,电子报销”,纸质火车票的退出,不仅是铁路服务形式的变革,更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缩影。随着电子发票的全面普及,铁路客运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为旅客打造更便捷、更绿色的出行体验,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半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