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韭菜花不是蔬菜?一份目录为何难住万千司机?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7-10 15:53| 查看数: 13727| 评论数: 0|IP:云南丽江

近日,四川乐山至雅安高速符溪收费站的一场争执,将 “绿色通道” 政策执行中的深层矛盾再次抛入公众视野。当司机指着车厢里的韭菜花强调 “这是能吃的绿色食品” 时,收费员的回应简洁而坚决:“这不是蒜薹,不能免费。” 这句争执背后,是一份全国统一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 蒜薹赫然在列,韭菜花却榜上无名。​

155007ujqzjkzqzj6gl5w0.webp

这场看似琐碎的纠纷,实则折射出民生政策落地的复杂图景。有网友直言 “何必较真”,认为绿色农产品理应一视同仁;也有人为收费员辩护,强调 “照章办事” 是履职底线。两种观点的碰撞,暴露出公众对政策善意的共同期待,与规则执行中机械僵化之间的张力。

回溯近年案例,类似争议早已不是孤例。2021 年长春司机的芥菜被认定 “不是菜”,2024 年运输大葱因 “葱叶超宽” 被收费,再到如今的韭菜花之争,这些事件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旨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 “绿色通道”,为何频频在具体执行中卡壳?​

政策初衷本是清晰的。通过免收通行费,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的经济负担,最终让消费者受益。这份善意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得到体现,从白菜到西兰花,从苹果到荔枝,28 类鲜活农产品及其具体品种被明确列出。但现实难题在于,农产品的民间称谓与官方分类常存在偏差。韭菜花之于韭菜、芥菜之于蔬菜,这些在公众认知中顺理成章的归类,到了政策执行层面却可能成为争议焦点。​

值得肯定的是,有关部门已注意到这类问题。2023 年修订的目录新增了品种别名对照表,试图解决 “同名不同物”“同物不同名” 的识别难题。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农产品市场,静态目录始终难以覆盖所有情况。当新型蔬菜不断涌现,当传统作物衍生出多样化产品,机械套用固定清单难免出现 “政策滞后”。​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基层执行的尺度把握。收费员手握 “目录” 这把尺子,既怕 “放水” 担责,又怕 “刻板” 挨骂。这种两难背后,反映出政策执行缺乏弹性空间的现实。就像此次事件中,收费站在舆情发酵后退还 28 元通行费,这种 “事后补救” 虽能平息争议,却也暴露出前端执行缺乏灵活处置机制的弊端。​

要破解困局,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当民间普遍认知与政策目录出现明显偏差时,应有便捷的反馈通道和高效的修订流程,让目录能及时回应市场变化。更重要的是,需在规则刚性与执行柔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对于目录边缘的农产品,可赋予基层一定的裁量权,通过联合查验、专家咨询等方式灵活处置,而非简单以 “是” 或 “否” 下定论。​

“绿色通道” 的核心是 “通”,既要打通物流堵点,更要畅通政策善意传递的渠道。当韭菜花、芥菜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农产品,能顺利通过收费站驶向餐桌时,政策的温度才能真正抵达民心。

(综合:澎湃新闻)

最新评论

0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