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规划(2022—2035年)》批后公告发布。该规划旨在优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品质,构建慢行交通网络体系。规划范围涵盖中心城区,包括新团片区、玉龙县文笔山五台山、马鞍山及古宁高速周边区域,文化片区及空港片区也被纳入其中。
规划以“幸福、宜居、快捷、森林、平安丽江”为目标,结合“一核一廊六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利用乡镇、村庄、公园、农田等资源,构建以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观光游赏、生态保护为主的绿道网络体系。中心城区共规划13条绿道,涵盖多种类型,如城镇型休闲游憩绿道、郊野型休闲游憩绿道等。此外,还规划了以青龙河—漾弓江滨水绿廊、西山生态绿廊及城中绿化带为主的绿廊。
此次规划的获批,将有力推动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具体内容如下:
《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规划(2022—2035年)》批后公告 一、规划名称:《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规划(2022—2035年)》
二、批准时间:2024年11月21日(丽政复〔2024〕48号)
三、规划编制背景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融合构建慢行交通网络体系,提升绿道绿廊等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建设品质,依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紧密衔接市县(区)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照2022年新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相关要求,丽江市住建局委托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规划(2022—2035年)》,按照丽江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实施方案中的部门职责分工要求,丽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做好规划技术性审查报批工作。
四、规划审批程序
《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规划(2022—2035年)》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市县(区)自然资源局及住建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草局、古城区城市管理局等市县区相关部门意见。依法履行了专家审查会、部门征求意见、风险评估会、市规委办会、听证会、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已按程序提交丽江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2023年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编制单位已按照以上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规划(2022—2035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改完善。并与市县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充分衔接。《丽江市中心城区绿道绿廊规划(2022—2035年)》已于2024年11月21日经丽江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现进行批后公告。
五、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丽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所界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研究区域,东至新团片区东部山体,南至玉龙县文笔山五台山、西至马鞍山,北至古宁高速,同时将文化片区及空港片区纳入。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 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 规划近期为:2022—2025年 规划远期为:2026—2035年
(三)规划主要内容 结合“一核一廊六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幸福、宜居、快捷、森林、平安丽江”为主要目标定位进行建设规划,结合市域内生态格局和人文历史脉络,通过市域内乡镇、村庄、公园、农田、水系、山脉、森林等资源的分布,建设规划中心城区绿道绿廊,形成以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观光游赏、生态保护为主的绿道网络体系。
主要内容为:对中心城区进行绿道规划,完成丽江绿道体系建设规划。结合丽江未来发展规划方向与目标,明确各级绿道分级建设、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植物配置等的相关规划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绿道分别进行规划与布局,完善绿道绿化与配套设施的内容。针对当地独有的地形地貌特色与历史人文背景,进行符合丽江发展格局的案例设计。
丽江市中心城区共规划绿道13条(详见附图),分为城镇型休闲游憩绿道、郊野型休闲游憩绿道、城镇型人文景观绿道、滨河景观型绿道、郊野生态型绿道。丽江市中心城区规划的绿廊为青龙河—漾弓江为主的滨水绿廊,西山、马鞍山一侧西山游路的生态绿廊,以及城中绿化带为主的城镇绿廊。
丽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12月5日
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