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丽江又一高校获得省教育厅同意筹建 有望在2023年正式挂牌成立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 | 发布时间: 2022-8-9 15:34| 查看数: 38024| 评论数: 0|IP:中国云南丽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民生保障领域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市基本民生保障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丽江又一高校获得省教育厅同意筹建  有望在2023年正式挂牌成立 (2).png


8月9日,“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民生保障专题)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市民生保障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卫生健康

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史上环境最优、投入最多、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成效最好的10年,也是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提升最大的10年。2020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2.58岁(2010年68岁);居民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不断养成,建成无烟党政机关430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47万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7年11.2%增长到2021年的24.55%(全省平均水平21%)。

丽江又一高校获得省教育厅同意筹建  有望在2023年正式挂牌成立 (1).png

教育工作

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办好丽江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斗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推动丽江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97%,位列全省第三,较2012年增长35.78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3.4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7.82%。努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04%,较2012年增长18.02个百分点,2018年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努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市二中、永胜民中、华坪民中、宁蒗二中等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的现代普通高中学校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02%,较2012年增长27.25个百分点。推动特殊教育应入尽入、应教尽教,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

丽江又一高校获得省教育厅同意筹建  有望在2023年正式挂牌成立 (3).png


丽江职教园区项目建设接近尾声,丽江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省教育厅同意筹建,有望在2023年正式挂牌成立。高等教育扩容提质。云大旅游学院成功转设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丽江师专专升本工作加快推进。

就业和社会保障

这十年,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服务质量,实现“质量、数量”双提升。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年上涨,2021年达到新增139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规模突破43万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就业岗位而初步达成用工意向人数从4227人增至16434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68万人、7.68万人、10.83万人,比十年前分别增长了10.08万人、4.68万人、6.14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从十年前改革试点到目前参保65.55万人,全市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险体系。

民政工作

2012年以来,全市民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自觉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切实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全市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丽江又一高校获得省教育厅同意筹建  有望在2023年正式挂牌成立 (4).png

2012-2022年救助对象932.75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5.04亿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2年的月人均120元,提高到2022年的月人均700元,增长5.8倍;人均补助水平从2012年的月人均32.5元,提高到2022年月人均的403元,增长12.4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2年的年人均693元,提高到2022年的年人均5390元,增长7.8倍。

住房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我市累计实施134071户农村危房改造,8474户农房抗震改造。十八大以来建设7300套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发放租赁补贴19078户,解决了6万多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难题。自2011年实施棚户区改造以来,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累计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23577户,解决了全市近7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自2019年全面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全市共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7个,惠及居民13425户。

丽江又一高校获得省教育厅同意筹建  有望在2023年正式挂牌成立 (5).png

记者提问

问:请问卫健部门,面对当前丽江暑期旅游强势复苏,入丽游客快速剧增形势,丽江市采取哪些疫情防控应对措施?

丽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段成坤:当前,全国多地疫情反弹频发,特别是浙江义乌、海南三亚疫情造成广泛社区传播并外溢多省,昨日西藏阿里和拉萨地区已报告在外来旅游人员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而暑期以来我市旅游业复苏势头强劲、游客量持续处于高位,我市发生输入性疫情的风险极高,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对此,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抓实抓细“强统筹、早发现、快处置”各项措施,持续巩固成果、守牢底线。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提级指挥。针对暑期旅游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市指挥部提级指挥,由一位副市长按周轮流坐镇指挥调度,各工作组集中办公,取消周末和假期,建立日研判、日调度、日报告工作制度,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各县(区)指挥体系参照市级执行,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响应迅速、处置有力。二是织紧织密三道“关口”。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和省际公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入丽关口全面实施核酸免费“落地检”,严守“入丽关”;各酒店宾馆(客栈)严格查验入住人员健康信息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严把游客“入住关”;景区景点、文化演艺、酒吧、KTV、影剧院等重点场所严格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实扫场所码、测温等措施,严把“入口关”。同时,充分发挥前沿哨点的预警作用,多渠道设置人、物、环境监测网络,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在严实防控措施的过程中,我们适时动态发布温馨提示和相关公告,推出系列便民服务举措,取得了市民游客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全面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共设置临时核酸采样点47个、流动采样点7个,为入丽游客和43类重点人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市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古城区人民医院、玉龙县人民医院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四是全力抓好应急处置准备。修订完善《丽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第三版)》;在主城区开展隔离酒店储备合理扩容,储备集中隔离场所117个10620间;腾空定点医院床位351张,完成方舱医院一期500床改造项目,全面做好病例接收救治准备;组建各类专业处置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其中流调600人,核酸采样2368人、检测312人、消毒消杀500人,志愿服务2500余人,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政策、业务、技能等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全国全省疫情形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扛牢压实“四方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在此,我也诚挚倡议广大市民和来丽游客朋友自觉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加强自我防护、积极配合支持防疫工作,众志成城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问:请问教体部门,“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丽江市做了哪些工作,取得成效如何?

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专职督学李淑芳:“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小切口大改革、小抓手大民生。自去年7月份国家吹响“双减”号角以来,我局积极行动。一是聚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教育副市长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我局下设“双减”工作专班,负责处理“双减”工作日常事务。二是促规范,健全制度体系。牵头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并将“双减”工作写进《市委常委会2022年重点工作》和《丽江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形成政府主导、多方联动,部门参与的工作模式。三是严管理,狠抓关键环节。按照作业管理、考试管理相关规定,探索多元化和分层次布置作业,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完成80%的作业。在改革考试方法上也涌现出一些典型特色,如古城区大研中心校的白龙潭小学、大研中心完小在小学一二年级推行了“游园乐考”,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出实招。同时,根据国家、省、市的文件规定,自去年7月份以来,我们全面停止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龄前儿童、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之前审批的机构进行“营转非、学转非”,联合银保监分局对全市各县(区)资金量较大的机构账户进行资金监管。四是严督查,确保工作实效。“双减”作为教育督导部门2022年一号督查工程,市级教育督导部门在2021年开展“五项管理”专项督查的基础上,2022年上半年下发通知到各县(区)人民政府,并组成专项督查组对“双减”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督查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实反馈并责成按期整改。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147家,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13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34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90.5%,培训机构100%纳入预收费资金监管。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发力,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标本兼治的思路,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上营造正确的教育观念,构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确保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成效显著。

问:请问人社部门,今年,面临高校毕业生最难就业季,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丽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专员周涛: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个人价值、民生福祉和发展大局,如何帮助他们走上发挥才能的岗位、找到绽放青春的舞台,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全市人社部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落实5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购买社会保险的,按5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驻丽企业新增吸纳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照本科、硕士每人1000元、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用工补贴。失业保险参保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
二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我市辖区内乡镇、村企业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且基层服务期满6个月的,给予个人5000元的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毕业3年内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到驻丽企业就业,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照大专、本科、硕士每人分别1000元、3000元、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符合条件的毕业年度大中专毕业生(含职业教育类毕业生),自愿申请的,给予每人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最高20万元的“贷免扶补”或创业担保贷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以及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免费提供场地使用等扶持创业政策。
四是鼓励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毕业前两年高年级学生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可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有上百个工种。
五是针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全市开发1000个青年就业见习岗位,新增开发100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托底安置就业。同时,近期全市将密集开展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活动、政策宣讲会,提供“1311精准服务(即: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1次就业见习机会)”,为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尽最大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助力他们在各行各业施展才华、成就事业。

问: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请民政部门介绍一下丽江市老龄化的基本情况,以及民政部门在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哪些?

丽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蕾: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即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就意味这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丽江市于201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丽江市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23万人,占总人口的14.54%,老龄人口增速加快,老龄化程度加深。

近年来,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锐意进取,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丽江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结合丽江市实际,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批惠老政策,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优待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在增强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和加大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到2021年底,全市四县一区全部建成县级失能照护机构,失能老人照护能力大幅提升,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档加速,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覆盖率达94.68%,社区养老服务不断优化,农村养老短板逐步补齐;二是实行普惠制的老年人补助补贴制度。

从2013年6月起,对拥有本市户籍,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老年补助,根据年龄结构每人每月补助标准不少于30元。这种普惠性质的老年人补助在全省来说也是首开先河的,这项制度延续至今已经接近10个年头,让丽江的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着力打造“十五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让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养老服务。积极申报并成功入围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围绕“打基础、建机制、构体系、强服务”,有力有序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持续将“惠老阳光工程”列入“市人民政府十件惠民实事”,建设“老年幸福食堂”“老年餐桌”等5个项目,实施困难、高龄、失能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累计完成2000余户,拓展上门服务,使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服务得到了满足。日前,正在搭建全市老年人信息化平台,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提高老年人满意度。

问:请问住建部门,丽江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具体是怎么进行的,主要对哪些方面实施改造?

丽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建南:一是重点围绕老旧小区基础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内容,实施污水、雨水管网和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改造,实现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全覆盖、垃圾收转运设施全配套。二是实施老旧小区道路硬化全覆盖,修复坑洼破损,改善小区居民出行环境,在老旧小区中加装监控系统,设置人脸识别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结合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小区智慧化管理,协调通信、广电、燃气、供水、供电等有关部门参与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施工,让老旧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三是在小区内融入党建元素,将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成为宣传政策的前沿阵地。四是在满足绿化要求前提下,增设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因地制宜在部分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健康步道、健身设施、休闲娱乐设施以及活动中心等,修建人行坡道、扶手以及无障碍设施,拆除小区内违章建筑,完善小区功能,提升小区整体形象。五是针对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积极引导居民通过引进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居民自治管理等模式,建立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建管同步,做到“改造一个、管好一个”,实现长效化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协调配合,加强督促指导,坚持因地制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继续聚焦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积极探索适合我市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使改造后的小区灯亮、路平、管网畅通,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空间环境更加优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采写/张晨)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