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助学·筑梦·铸人,托起小凉山“新希望”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 | 发布时间: 2020-8-23 12:10| 查看数: 42261| 评论数: 0|IP:中国云南丽江


助学·筑梦·铸人,托起小凉山“新希望”

助学·筑梦·铸人,托起小凉山“新希望”.jpg

斩断穷根,教育扶贫,云南烟草肩负起了责任和担当。时间回到20207月,729日,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李光林一行到宁蒗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调研。期间,走进学校,对小凉山学校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指出,绝不能让贫困毁掉孩子们的梦想和前程,要让教育成为更多孩子通往未来美好生活的桥梁。就这样大手拉小手,烟草行业与小凉山学子的一段面向教育、面向未来、面向希望的征程开始了。

一份有温度的新时代“答卷”

“背着洋芋翻山越岭去读书”,这曾是“小凉山”很长一个时期孩子们求学的真实状况。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北高原,俗称小凉山,是国家级贫困县,贫穷范围面大,程度深,而且教育起点低,民族教育困难重重。

面对如此严峻的贫情,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迅速行动,把宁蒗的贫困乡镇作为脱贫挂联的“主战场”,经过十几次深入实地的工作调研精心制定了“专项资金+X项目”的挂联帮扶方案,精准实施了“3215”帮扶工程,即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专项投入3.23亿元,重点实施了20个帮扶项目,全力打造了1个产值过亿元的产业,5万多贫困群众受益。截至2019年,累计减贫1761377281人,贫困发生率从35.43%降至2.03%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而教育作为民生之首,更是牵动着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教育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基于此,2016年以来,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的基础上,瞄准教育、精准发力,进行了“造血”式的教育扶贫。坚定不移的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治本之策,以“扶智、扶志”为中心, 真金白银“硬投入”,构筑公平“软环境”,使出“绣花功”,合力“拔穷根”。投入2430万元,实施了大兴镇小凉山学校大成苑教学楼建设项目,使全县教育招生规模突破4000余人,有效解决了学校“大班额”问题。投入550万元实施贫困学生教育资助,使1168户贫困家庭学生受益。投入200万元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在宁蒗县民族中学开办“海安班”,2019年,首届“海安班”学生高考成绩680分以上达4人,最高分为697分,全班平均分605.4分,居丽江市第一,有3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在2020年的高考中,“海安班”再创佳绩,全班44人参加考试,有29人成绩超过600分,全班平均分达616.6分,1人以709分勇夺丽江市理科第一名,全班一本上线率达98%,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树起了新典范。

教育扶贫润物无声,其用时长,其效果缓,往往声闻不彰,但却是斩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得力“武器”。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如水之善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掌握知识、改变命运、幸福家庭、造福社会。这样的付出也许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在小凉山脱贫攻坚的历史征程中,这一页值得纪念。

一份有力量的“助学卷”

在宁蒗县异地扶贫搬迁一期,小康家园旁,一墙之隔,便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兴镇小凉山学校。走进校园,一栋栋民族特色浓郁的教学楼映入眼帘,耳畔传来郎朗书声。

“小凉山学校是县委、县政府推进教育扶贫而着力打造的一项扶智工程。” 卢校长说,20173月开工建设的小凉山学校,20189月投入使用。学校软硬件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具有民族化、园林化、现代化、标准化特点。”卢校长介绍,“学校占地面积150,建筑总面积53163平方米,总投资达到2.3亿元,主要筹资渠道是县委、县政府贷款以及省烟草公司投资。其中省烟草公司投入2430万元,实施了大兴镇小凉山学校大成苑教学楼建设项目,共建48间教室,大成苑教学楼的建设,解决了县城中小学生拥挤、大班级多,进城务工子女就学不便等突出问题,特别是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一期、三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就学难题,有力地促进宁蒗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

小凉山学校共有4420名在校生,贫困生2802名,其中建当立卡贫困户1791人,低保户1011人,贫困学生占比64%。由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参与援建的 “大成苑”教学楼建成推进了标准化学校建设,缩小了学校办学硬件的差距,使小凉山学校的办学规模突破4000余人,大大缓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班级“大班额”的难题,助推贫困学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教学楼的墙面上由红、黄、黑三种主色组合成的彝族民俗图案和“人不教则不明,鼓不敲则不鸣”等一句句用彝文写下的彝族谚语,发人深省。

行走在宁蒗的山水之间,朗朗书声、幸福欢笑声在校园上空回荡,小凉山学校的建设成,照亮了众多贫困学子前行的路,托起了小凉山的“新希望”。这些改善和变化都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和浓浓的幸福感。

一份展现变化的“绘本答卷”

新的学校,让同学们兴奋得瞪大了眼睛:崭新的实验室、漂亮的音乐室、设备齐全的微机房,具有民族特色的走廊挂图。在新教室里,有的同学拍着手跳了起来,这里有新的风扇、新的日光灯,还有白瓷砖的墙壁、乌亮的黑板……美丽的校园像“绘本”一样色彩丰富、充满魅力。

在金梅同学的印象中,过去的校园极为简陋,两排平房就是教室,没有餐厅,厕所还是旱厕,操场上也总是有杂草。现在展现在她眼前的是,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诺大的操场,正规的塑胶跑道,让自己和同学们告别了“泥巴童年”;一个个崭新的乒乓球台,一副副结实的篮球架,一件件新式的锻炼器材……

“变化”感触更为深刻的是张老师。十年前的学校,办公设备、功能室几乎为零,老师上课,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就是全部的装备;通过这些年教育民生工程的逐步实施,如今的学校教室窗明几净,操场上足球场、篮球场、米跑道,应有尽有,宽阔的水泥大道从学校大门口直通食堂……在张老师的心里,如今学校不仅是花园,还成了学生的乐园,成了县里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栋栋新教学楼的建成启用,承载的是成千上万彝家孩子的希望和梦想,凝聚的是省烟草公司的心血与付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也成为了烟草行业助力扶贫攻坚的重要维度。“初一初二,我住了两年板房;现在好了,有了新教室、新宿舍。环境这么好,更要考出好成绩。”现在读初三的彭玉珍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一份充满暖意的“爱心答卷”

教育扶贫,不仅要解决有学上,更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它就像春风般暖人心,让每一位参与者和受益者都深有感触。

海安班杨昌华同学的爸爸一边拿出密密麻麻记录着孩子接受资助项目的扶贫手册,一边伸出大拇指点赞,直言“烟草公司对贫困家庭的关心真好,孩子念书也能拿补贴”。杨昌华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却打心底里坚信“孩子把书读好,家庭才会好”,为此全家两次搬迁,从村里搬到乡里,从乡里搬到县城,一路陪伴杨昌华上学,只为孩子能上好学,受好的教育,父母的良苦用心让杨昌华较早地认识到了读书的意义。2016年省烟草公司投入200万元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在宁蒗县民族中学开办“海安班”,这个班由海安教师实行独立自主教学、管理。“海安老师有一套”人们这样评价,考入“海安班”,也是一种荣耀。杨昌华默默努力,勤奋学习,以此为目标,中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宁蒗县民族中学“海安班”, 2019年他以679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这让他成为全家的骄傲。他把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归功于江苏海安支教老师精心培养的同时,感恩烟草企业让他有了接触先进教育的机会。

宁蒗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宁蒗的教育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及省烟草公司的鼎力帮扶,“海安班”的开办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式,更直接促进了全县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改变了“小凉山”人民的教育观念,广大群众的思想已经从“读书无用,打工挣钱”向“教育改变命运,再穷不能穷教育”转变,从根本上推动了“小凉山”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宁蒗和省烟草公司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这场教育帮扶,早已结下了省烟草公司对小凉山人民深深情谊。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烟草人的齐心努力下,小凉山的教育民生工程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更多的“民生红利”,增添了更多的“教育梦想”,书写出了更为精彩的“时代答卷”!
教育民生工程就像是梦想的翅膀,让众多贫困的孩子可以怀揣梦想翱翔蓝天。这样的改变,源自于烟草行业为改善小凉山教育基础贫穷落后面貌,倾情帮扶的生动实践:四年来,投入2430万元,实施了大兴镇小凉山学校大成苑教学楼建设项目;投入200万元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在宁蒗县民族中学开办“海安班”;投入550万元实施贫困学生教育资助;这份改变,源自千里之外云南省专卖局对小凉山学子们的关心:四年的时间里,省局李光林局长三次亲临小凉山,对小凉山的教育扶贫倾注了大量心血,从项目规划到工程进度,始终给予密切的关注……

走出深山,走出贫困。读书,成为一代代大山子民融入血液的信仰,也是他们的出路和希望。美丽壮观的教学楼、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与课堂里朗朗的读书声一道,共同见证了烟草行业扶贫助困、倾情教育的情怀,见证了烟草人对小凉山莘莘学子的无私大爱。“从起跑线上扶起贫困学生,让人人有学上,家家有希望”的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扶贫行动正在深入持续地开展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初衷正托小凉山的“新希望”!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