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专家提示:先调整好心理再出发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 | 发布时间: 2020-5-16 09:42| 查看数: 18462| 评论数: 2|IP:中国云南丽江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专家提示:先调整好心理再出发】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个别地区还时有散发疫情或聚集性感染的情况。与前几个月严格的疫情防控期和疫情之前的正常生活状态相比,我们现在处在中间阶段,既不能有松懈思想、麻痹大意的想法,又要回归复工复课、复商复市。

对普通民众来说,怎么理解常态化?其实,就是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在未来的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就得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控准备,那么心理适应这一关,怎样做才算合格?

5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心理医生告诉我们如何从心理上适应常态化疫情这一特殊时间段。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专家提示:先调整好心理再出发1.jpg
将来生活方式的常态

要真正做到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就需要真正改变一些必要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了五个方面20条具体要求,前四条就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行为提出的要求,比如说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室内多通风、勤洗手、使用公筷等等。这既是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做出的行为改变,从长期来讲,也是提高每个人的健康素养需要做出的行为改变。

请注意,这些疫情期间提倡的生活方式,不是阶段性的事情,而是将来生活方式的常态。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专家提示:先调整好心理再出发2.jpg
持续关注政策信息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不断恢复,大家的关注点必然是会转移的。对于疫情防控相关的政策、相关的信息,可能关注度会有所降低。但是,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说,由于疫情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防控举措也会做出相应调整。我们应当对疫情防控的举措保持一定的关注。这种关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我们产生麻痹或者松懈思想。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专家提示:先调整好心理再出发3.jpg
不要过分关注负面信息

关注疫情信息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有利于我们保持一定的警惕,加强自我的防护,但是选择性的关注负面信息,尤其是过分关注负面信息,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其实在我们周围,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更容易被负面信息影响,出现心理弹性下降带来的焦虑抑郁问题。

如何才能给自己收到的信息装上“防火墙”?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提出了4点建议:

一是,要对信息有基本的甄别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选择官方的报道和部分权威专家对疾病的讲解,不偏听偏信,更不要信谣传谣。

二是,要限制自己每天刷手机看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每天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学会注意力转移,把时间放在有建设性的活动中去。比如,工作、学习以及娱乐活动。

三是,当因为过度担心而出现焦虑失眠等表现时,可以学习使用权威机构推荐的一些放松情绪的音视频,通过自我放松训练减轻压力。

四是,如果负面情绪严重到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自我纾解不能起效,建议到精神心理专科门诊就诊,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专家提示:先调整好心理再出发4.jpg
身边出现疫情,别恐慌
一旦我们身边出现了散发疫情或者是聚集性感染的情况,不要过度恐慌。

在疫情暴发初期,疫情发展速度快,我们对病毒不了解,当时医疗资源也比较匮乏,出现紧张情绪在所难免。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各级政府、医院、社区和我们每一个人都积累了疫情防控的很多经验,也有了应对疫情的心理准备。所以,一旦再次出现散发疫情或者是聚集性感染的情况,我们不要过度恐慌,过度恐慌对我们的免疫力有影响,而且可能带来非理性行为。

陈雪峰说,无论何时,都要尽量保持理性的认识,即便出现散发疫情,也要按照国家和地方防控举措的要求,积极的做好配合,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科学的应对。

最新评论

TYwDB 发表于 2020-5-25 21:26:53
我尽无言以对。
29Qus7 发表于 2020-5-26 06:17:39
……!
返回顶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