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丽江旅游:谱写最美壮歌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 | 发布时间: 2019-1-4 14:56| 查看数: 4323| 评论数: 0|IP:中国云南丽江

地处滇西北的丽江,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旅游资源:金沙江、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老君山……加之赋予“玉壁金川” 这片土地以神韵的纳西东巴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丽江是一方精神家园,让人无比向往的“诗和远方”。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之前,丽江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生产力非常落后,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仅1.66亿元。改革开放头十年,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速度均居全省末端位置,丽江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丽江各族儿女依然生活在“美丽的贫困”中。

从20世纪80年代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呼唤着丽江逐步走上了发展旅游的康庄大道。和着改革开放革故鼎新的时代最强音,丽江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自信,利用优势特色资源优先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随着丽江旅游业的不断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融合各行各业,带动着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丽江从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富裕繁荣文明和谐的旅游文化名城。旅游业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丽江谱写出的最美壮歌。
——题记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丽江旅游:谱写最美壮歌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丽江旅游:谱写最美壮歌


高歌猛进的丽江旅游

从1994年10月省政府第一次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提出“开发丽江”,到2006年3月省政府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做大丽江”,2011年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再到近年提出“转型升级”“旅游革命”,几次准确的发展定位和科学决策,丽江抢占了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丽江旅游业一路高歌猛进,促进了丽江的跨越式发展。

回望来路,几番风雨,几多艰辛。丽江市(地)县(区)历届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广大干部,百万各族人民群众,一届接一届,一代接一代,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不断浇灌着丽江旅游业的成长壮大。20多年来, 丽江紧紧抓住了地震恢复重建、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撤地设市、北京奥运会及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始终遵循“保护自然、弘扬文化、彰显特色、融合发展”的原则,创新开发模式、加强资源保护、优化管理思路,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转型、提升5个阶段,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要素不断丰富,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截至目前,丽江全市共有景区景点104处, A级景区18家, 其中5A级两家、4A级7家、3A级3家,5A级景区占全省的25%(全省8家),4A级景区占全省的10.29%。共有旅行社179家;取得电子导游证导游2231人。全市约有标准床位20万张,星级酒店154家,共有房间12847间;特色民居客栈87家,共有房间6468间。建成开业的国际品牌酒店有悦榕庄、铂尔曼、金茂君悦、和府洲际、英迪格、安曼、希尔顿花园、丽世等8家共1215间(套)客房,在建的有温德姆、文山丽水、瑞吉等,引进并成功运营的高等级国际品牌连锁酒店在全省首屈一指。

1995年到2017年,全市游客接待量从84.5万人次增加到4069.46万人次,增长了48.2倍;旅游总收入从3.3亿元增加到821.9亿元,增长了249.1倍。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游客年均增长接近30%,2011年突破1000万人次,2013年突破2000万人次,2015年突破3000万人次,2017年突破4000万人次。丽江旅游成为了云南旅游发展的一面旗帜、国内旅游发展的“样板”。有人曾这样评价,“这个在灾难之后站起来的城市,多年来形成了一种心灵感召的力量。古老文化遗产和前端的全球化时尚,在她身上无缝链接。她为人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柔软时光,令都市跳动在慢生活中得以平息,同时为中国城市树立了绿色GDP的成功样板。”“丽江确实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能把人完全掏空,这里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语言,任何的思想和语言在这里都显得多余。去丽江,你只需带着你的心。在那里,找回自己,不与神约,不与人约,而与心相约。”



带动科学发展的丽江旅游

旅游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随着旅游产业链延长,丽江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不断深化融合,与生态、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互动发展,支撑和带动了丽江20多年的快速、科学发展。

一是促进了经济发展。2017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38.8%,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与旅游业相关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4.1%,上缴税金13.1亿元,对税收的贡献率为30.7%。

二是打响了丽江品牌。过去丽江是一个西南边陲小镇,不沿边、不靠海,既不是陆上门户、也无边境口岸。旅游的发展不断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广大干部群众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推动丽江从封闭走向开放,提升了丽江品牌形象,为推动丽江发展创造了无形的品牌资产和机遇。目前,丽江是中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级市,占全省世界遗产数(5项)的60%,占全国世界遗产总数(52项)的5.77%,先后荣获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中国十大宜游城市、中国品牌城市等殊荣。前不久,美国媒体CNN发布了《2018年,最值得造访的18个旅游目的地》,丽江被誉为是“这个星球上的天堂。”

三是创新了模式,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丽江智慧。从起步探索阶段开始,丽江旅游业就十分注重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了文旅融合的丽江模式,使旅游和文化神形兼备、相得益彰,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丽江智慧。2003年5月,丽江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9个试点城市之一,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并先后推出了《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纳西创世纪》《丽江宋城千古情》《云南的响声》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演艺精品; 2016年6月,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实施了金茂文化创意产业园、丽江复华非遗产业示范园等文化旅游项目,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5.83%。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创造了丽江古城保护模式。按照“原生态”理念实施束河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使束河这个沉睡了千年的古镇再度复活,创造了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束河模式”,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国经验”。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丽江旅游”成功上市,创造了云南旅游第一股; 2015年,丽江市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云南首家民营旅游上市企业。

四是改善了基础设施。伴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5年7月,丽江机场通航,2012年建成国际口岸机场,目前已有34家航空公司进入,通航城市达67个,2018年游客吞吐量753.1662万人次,成为西南地区第五大机场、云南省第二大机场,步入全国大型机场行列。2009年底,大理至丽江火车开通;2012年7月,丽江机场到关坡高速公路通车;2013年12月,大丽高速通车;2015年10月,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与此同时,还全方位带动了城乡建设、水利、电力、网络、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全国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

五是造福了人民群众。旅游业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在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助力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宾馆酒店、客栈酒吧、旅游服务、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以及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产销,助推了高原特色农业的生产消费,拓宽了就业门路,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目前,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人员约10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超过30万人; 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3元;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9520元。

以具体的事例佐证:古城区束河古镇在坚持政府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引进有实力、有品位的外地大企业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成为了丽江旅游的新亮点,当地的农民人均收入呈几何数递增。2003年,玉龙县白沙镇玉湖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的旅游发展路子,全村经济收入从2003年的23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600万元,旅游总收入从2003年的18万元到现在突破1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937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2017年全村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6360人,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宁蒗县泸沽湖畔的落水村、里格村村民通过面向游客组织开展划船、骑马、篝火晚会等活动,很快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玉龙山办事处甲子村委会 ,有19个自然村、2400多人,有纳西、彝、苗、藏、汉5个民族。因地处高寒山区,气候环境恶劣,曾是丽江典型的特贫村之一。1994年玉龙雪山旅游开发前,该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元。2007年8月,玉龙雪山管委会成立了社区旅游服务公司全面实施旅游业反哺农业措施,从景区经营收入中直补资金给甲子村群众。每年补助甲子村群众的旅游业反哺资金从1050万元增加到2400万元。实施旅游业反哺农业政策10年来,甲子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2017年社区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85万元。2015年甲子村87户建档立卡户退出贫困户,2016年甲子村退出贫困村,实现了全面脱贫。

另外,永胜的螺旋藻、野生菌,华坪的芒果、乌骨鸡,玉龙县的雪桃等生态产品,依托丽江庞大的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毋庸质疑,深入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成功探索旅游业反哺农业的新路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成功之处。

六是提升了丽江对外开放水平。旅游业的发展,使丽江由对外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全面推动了丽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文化交流。多年来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东巴文化艺术节、雪山音乐节、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中国(国际)当代文学论坛、老君山户外节等活动;组织古乐会到国内外演出;与日本高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瑞士瓦莱州等建立了友好关系;玉龙雪山与瑞士马特宏峰结为姐妹峰;通过开展不间断的对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了丽江对外开放水平和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是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实践中,丽江坚持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践,积极探索先保护、后开发,保护促开发,开发促保护,保护与开发双赢的发展之路。在全省率先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2017年的68.48%。实施了保护丽江古城的“五四三二一”工程,完成了泸沽湖环境整治工程,实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者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旅游环境,为旅游企业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经营环境,为广大城乡居民创造了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也为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八是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丽江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各民族团结和谐。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弘扬和谐文化传统,促进和谐丽江建设。大研古城、束河古镇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互促共赢的成功实践,被誉为“束河模式”,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大批旅游文化精品的推出,使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有力。先后成立了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彝学学会、傈僳族文化研究会、东方摩梭文化研究中心、普米族文化研究会等,使丽江世居民族多姿多彩的东巴文化、毕摩文化、摩梭文化、韩规文化、他留文化、傈僳文化、边屯文化等的保护、研究工作得到不断加强,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凤凰涅槃的丽江旅游

不容回避的是,丽江旅游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伴随网络时代而来的大众旅游,也让曾经自信满满的丽江旅游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转型中的阵痛。人们对丽江这个曾经的“标兵”、“三好生”进行批评、挑剔甚至指责,丽江旅游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丽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加快推进旅游革命和转型升级,持续坚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下决心变革传统旅游模式,破茧成蝶催生旅游升级,以诚信体系重构旅游良性生态链,以高品质旅游刷新丽江品牌形象。

为了坚持“治”“建”并举,全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丽江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一是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量。新增加350名旅游辅警、30名旅游稽查人员、20名工商执法人员,聘请了80名社会监督员。设立县(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指挥调度中心,在全市3A级以上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涉旅乡镇成立涉旅司法调解中心(调解室)。按照“四队一室”的警务勤务模式加强丽江古城派出所力量,在原有民警45名的基础上新增民警20人,辅警编制扩大到120人。强化旅游管理干部队伍纪律监督,市委政法委成立了涉旅案件协调督办专项组,对诉转案、行转刑工作进行适时牵头协调、适时跟踪督办、适时公开审理。

二是积极创造全民共管氛围,进一步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了由旅游市场监管指挥调度中心综合研判调度,旅游警察支队、工商旅游执法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联合巡逻队、司法调解中心分工协作,各涉旅部门各司其职,执法履职监督办公室督查督办的“1+5+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高效处置涉旅违法违规行为和涉旅舆情、旅游投诉。

三是以零容忍态度根除“不合理低价游”,坚决铲除旅游市场乱象的根源。凡是组织经营“不合理低价游”的旅行社,一律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凡是参与接待“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的导游人员,一律依法取消从业资格;凡是与旅行社、导游人员串通指定购物场所的购物店,一律依法关停;凡是触碰法律红线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一律清除出旅游市场并列入黑名单,并坚决依法追究其违法行为;管理部门失职渎职,一律依纪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共吊销营业执照37户,取缔无照经营40户,立案查处涉旅违法案件244件,罚款入库711.23万元。

四是牢固树立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服务品质。积极改进古维费征收查验模式,从2017年6月10日起,全面停止了在丽江古城29个主要路口查验补征古维费。按照全域旅游创建的要求,认真开展覆盖全市各景区、各旅游县(区)的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结合省政府强力推行的“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全面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全市4A级以上景区实现手绘地图、语音导览、扫码刷脸入园、智慧厕所、AI识物全覆盖,全市所有A级景区及部分非A级景区实现数字化景区名片、慢直播、在线销售全覆盖。从2018年10月1日起,全市景区门票价格全面下调,平均降幅31%,预计每年可减少游客支出约2.4亿元。

目前,丽江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在全省2018年第二季度旅游综合监管考核中,丽江从2017年第四季度全省排名倒数第二名跃升到全省第9位,位列昆明、大理、西双版纳、保山、迪庆六个旅游热线城市第一名。整治的成效更多体现在丽江旅游形象的修复和旅游经营效益上。2018年1至10月,丽江共接待游客4364.41万人次,同比增长24.27%,其中海外游客100.84万人次,同比增长2.11%,国内游客4263.57万人次,同比增长24.91%。旅游业总收入测算数为818.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测算数为49397.64万美元,同比增长12.72%,国内旅游收入测算数为78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1%。丽江古城景区、玉龙雪山景区、泸沽湖景区游客数量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节期间数次超过承载量。来丽游客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涉旅负面舆情持续下降,旅游投诉持续大幅下降,2018年1至9月游客投诉同比下降43.48%。

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背水一战,换来了丽江旅游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前景。三年多的整治,使旅游市场中的违法违规成本大幅提高,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传统的旅游企业努力谋求转型,新兴的旅游业态不断发展。今年7月,来自联合国总部及日内瓦、维也纳、曼谷、内罗毕联合国驻地的50余名联合国外交官走进丽江,向全世界推介了丽江,再一次把丽江推向了国际舞台。复华雪山小镇、东巴秘境、纳西创世纪等一批旅游项目建成投入运营,一批自驾游精品线路、自驾车营地、体育旅游、医疗健康、航空旅游等新产品开发取得突破,以文创产业为龙头的特色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全面加速。丽江古城景区作为全省“一部手机游云南”重点示范区,按照“应评尽评、应上尽上”的原则,累计完成诚信评价经营户1306家,涉旅企业诚信经营为诚信旅游保驾护航的格局已经形成。丽江旅游整治工作的破茧成蝶不仅带来了巨大客流,更吸引了很多有远见的投资商。深圳康美药业看好丽江的资源环境,到丽江布局了投资30亿元的康养小镇。中国华侨城集团在云南大会战中把丽江作为重点,正在开展老君山片区、金沙江河谷区域的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的规划。纷至沓来的旅游投资,将进一步夯实丽江旅游的基础;蓬勃发展的新业态,必将引爆新一轮丽江旅游的热潮。

高歌旅游向未来

丽江市委、市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都清晰地认识到,旅游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牵引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丽江旅游业抓得好不好、转型升级快不快、发展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丽江的发展全局,关系到丽江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市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

面向未来,丽江将紧紧围绕市场整治、品质提升、产品供给、强化管理这条主线,统筹旅游空间新布局、培育旅游产品新供给、夺取旅游整治新胜利、构建旅游质量新机制、落实降费降票新要求,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大香格里拉旅游集散中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一是着力统筹旅游空间新布局。紧紧围绕发展高质量旅游,按照“三廊一圈”总体布局,坚持生态环保高标准,结合打好“三张牌”和全域旅游创建,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

二是着力培育旅游产品新供给。加大高品质旅游项目开发,既重视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传统业态,又积极拓展“商养学闲情奇”新兴业态。加快推进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乡村振兴“百村示范”行动第一期21个示范点创建工作,分层次、分批次精心打造100个示范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加大文旅产品开发力度,增强文化旅游内涵,创新发展文化体验产品,培育文化新业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大力发展自驾旅游,抓紧打造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引进培育自驾游市场主体,完善自驾旅游服务体系,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4条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建设;大力发展健身旅游,培育建设一批体育旅游、医疗健康、航空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加快发展旅游商品加工营销业,培育本土特色旅游商品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旅游商品营销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是着力提升景区品质。大幅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低旅游线路产品成本。实施景区转型发展行动,完善基础设施,深度开发景区旅游产品新业态,促进产业结构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体验经济转化,发展方式从流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化,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

四是着力推进旅游智慧化新进程。率先建成“全光网市”,丽江云旅游综合平台、丽江在线旅游咨询、投诉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官方网站、微信、微博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多种途径进行旅游咨询、投诉。尽快实现4G网络全覆盖,主要旅游活动场所WiFi信号全覆盖,扎实推进“一店一码、一人一码”和无现金支付、无感支付。提升旅游市场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基于二维码的丽江旅游诚信体系及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五是着力创新旅游营销机制。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把有规模、讲诚信、服务好、游客评价高的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演艺、购物场所、旅游商品、旅游车运营公司等纳入“大一卡通”平台,统一采购、统一宣传、统一结算,从根源消除低价团,解决价格倒挂问题。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发挥政府咨询、投诉、救助、退货、监管等功能,提升旅游行业监管水平。积极推行旅行社集团化运作机制,通过整合改革,引导和鼓励旅行社兼并重组,走集团化、规范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旅游资源有机整合、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资源共享,不断壮大丽江旅行社品牌实力。

六是着力健全完善日常监管长效机制。把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纳入创新社会治理的大系统中来谋划,建立“一套机制、一支队伍、一条渠道、一个预案”的舆情处置工作机制,构建协调配合、共享联动、科学高效的舆情处置体系。全面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暗访工作,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大力营造人人参与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人人维护丽江旅游形象的良好氛围。完善“红黑榜”制度,加强旅游执法协同联动,在旅游执法、市场监管、暗访、案件办理等方面与省内外旅游地区建立起高效紧密的沟通协商合作机制。

七是着力健全品质旅游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旅游产品业态、旅游要素设施、旅游公共服务、产业运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领域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标服务,行业协会依标自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依标进行监管。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