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共享单车骑行中自动落锁引关注:隐患需排查 责任要厘清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10-17 10:07| 查看数: 14808| 评论数: 5|IP:云南丽江

近日,共享单车骑行过程中突发自动落锁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广东、浙江等多地近期均有类似事件发生,涉及多家主流共享单车运营平台。不少用户反映,在等红灯、爬坡等正常骑行状态下,车辆突然出现自动锁车甚至车轮抱死的情况,导致骑行者摔倒受伤,部分案例中还险些引发连锁交通事故。

100646wyc0ojtzfsfsjsms.webp

在城市道路骑行场景中,共享单车突然自动落锁的风险不容小觑。记者走访多位亲历者了解到,突发锁车时骑行者往往来不及反应,摔倒几乎成为常态。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事件多发生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路段,车辆骤停极易引发后方机动车追尾、与行人碰撞等次生事故。相关话题近期持续占据社交平台热搜,公众对骑行安全的担忧日益加剧。

骑行中为何会突发自动落锁?面对这一核心问题,部分涉事平台回应称,车辆不存在技术缺陷,推测可能是用户操作不当所致,具体包括手机未退出开关锁页面时因摩擦误触"还车"按钮,或是骑行者使用了前一位用户未上锁的车辆,被前用户远程操作关锁。但央视记者通过模拟真实骑行场景进行实测,发现这两种推测均难以成立。

实测显示,在车辆处于移动状态时,记者尝试点击手机端"还车"按钮,涉事的三家主流平台均会立即弹出"系统检测到车辆正在移动,无法还车"的提示,且锁车指令无法执行;针对"骑他人未上锁车辆被远程关锁"的说法,某共享单车运营方技术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后台远程关锁需满足车辆静止、定位稳定等多重校验条件,骑行中的车辆无法触发该指令。

技术推测被逐一证伪后,自动落锁的真正原因仍悬而未决。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平台面对用户投诉时的消极态度。北京市民王女士向记者展示的投诉记录显示,她因车辆突然锁车摔倒导致膝盖挫伤,向平台申诉后,客服仅表示"深表歉意"并赔偿50元,对锁车原因始终未作正面回应,更未承认车辆存在问题。另有用户发现,某平台《租赁服务协议》中明确标注"用户提车即视为认可车辆安全性,使用中发生意外由用户自行承担责任",此类条款被法律人士指出存在"单方面免除自身安全保障义务"的嫌疑。

记者调查了解到,随着行业发展,多数共享单车已完成从物理锁到电子锁的技术迭代,这一升级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将锁车控制权部分转移至后台系统。业内专家指出,技术升级的核心前提是安全可控,平台既然掌握系统控制权,就必须承担起保障系统稳定、排除技术漏洞的主体责任,以"技术问题复杂"为由推诿回避,显然不符合安全运营的基本要求。

除技术层面外,部分平台的不规范运营行为也进入记者视野。为抢占市场份额,一些企业在部分城市区域违规超量投放车辆,甚至出现"一码多车"的乱象——即一个二维码对应多辆停放的车辆。有技术人员分析,这种违规投放可能导致后台系统定位混乱,误将行驶中的车辆判定为静止状态,从而触发远程锁车指令。

这一分析并非空穴来风。以上海为例,当地明确规定共享单车总量控制在110万辆以内,但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实际保有量远超这一标准。今年8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等三部门联合约谈多家共享单车企业,明确指出"超量投放""一码多车"等问题,要求企业限期整改。这些违规行为是否与自动落锁事件存在直接关联,亟待涉事企业给出明确答复。

作为深度融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据交通运输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超过2700万人次。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其出行安全绝不能被技术漏洞或违规运营所威胁。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针对近期出现的自动落锁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已着手开展专项调研,要求涉事企业全面排查技术隐患和运营问题。专家建议,除企业自查外,还需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强化第三方技术检测,同时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保障用户维权渠道畅通。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市场扩张,安全都应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这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对千万用户生命安全的基本承诺。

(综合:红星评论)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0-17 10:07
共享单车安全无小事,企业必须承担主体责任。技术升级不能以牺牲用户安全为代价,期待监管部门加强监督,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点评 回复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10-17 10:24
共享单车自动落锁问题频发平台推诿责任令人心寒技术漏洞不解决迟早酿成大祸
点评 回复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10-17 11:17
共享单车自动落锁绝非小事平台推诿责任令人心寒必须彻查技术漏洞保障用户安全
点评 回复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0-17 11:4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确保产品符合保障人身安全要求。若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生产者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建议相关企业立即整改,切实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点评 回复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10-17 12:34
共享单车自动落锁绝非小事平台推诿责任令人心寒必须彻查技术漏洞保障骑行安全

5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