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15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落地实施。这部法律聚焦平台经济领域 “低价内卷” 痛点,明确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此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
近年来,平台经济在快速发展中滋生出扭曲的竞争模式。部分平台为争夺流量、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各种手段迫使商家参与低价促销,“1 元奶茶”“0 元购”“2 万毫安 14.5 元包邮充电宝” 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 “赔本赚吆喝” 的玩法,看似让消费者短期受益,实则严重背离市场规律,对行业健康和消费者长远利益造成双重损害。
从商家角度看,利润空间被极限压缩,不少经营者陷入 “不促销就没流量,一促销就亏本” 的两难境地,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从消费者角度看,低价背后往往暗藏 “猫腻”,像部分低价充电宝存在原材料偷工减料问题,安全隐患突出。这种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的内卷,最终会导致 “劣币驱逐良币”,扼杀行业创新活力,损害消费者根本利益。
此次修法精准回应市场痛点,通过专项条款划清 “正常促销” 与 “不正当竞争” 的界限 —— 正常低价促销是激发消费活力的合法手段,而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强制商家低于成本价销售,本质是对中小经营者的不合理压榨,属于必须遏制的违法行为。这一规定不仅为市场竞争划定了法律红线,更压实了平台的主体责任,为推动平台经济从 “以价换量” 的野蛮生长转向 “以质取胜” 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让反不正当竞争新法真正发挥作用,既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监督执法,对平台强制低价等违法行为及时亮剑;也需要各大平台企业摒弃 “低价内卷” 的恶性竞争逻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
唯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享受到 “价优质更优” 的商品与服务,推动平台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综合:荔枝锐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