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哈尔滨市图书馆一则招聘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网友发布的岗位图片显示,该馆计划招聘 3 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岗位学历要求分别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硕博学历,专业限定文学、教育学等方向,标注的月薪待遇为 3000-4000 元。高学历要求与薪资水平的反差,迅速成为网络讨论焦点。
记者登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官网查询确认,2025 年度哈尔滨 “丁香人才周”(秋季)事业单位引才招聘计划表中,明确包含网友所提及的哈尔滨市图书馆招聘岗位。公开信息显示,哈尔滨市图书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此次招聘的 3 个岗位均纳入正式编制管理。 “图书馆岗位需要硕士、博士这么高的学历吗?”“投入多年教育成本的硕博人才,起薪 3000-4000 元是否合理?” 两大疑问在网络平台持续发酵。有网友表示,理解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专业性的要求,但高学历对应的薪资预期与标注待遇存在差距;也有网友关注公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对学历门槛与岗位职能的匹配度提出探讨。 针对争议,哈尔滨市图书馆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首先作出回应。该工作人员表示,招聘信息中的薪资标准严格依据事业单位工资体系制定,岗位均具备正式编制。“事业单位工资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部分构成,并非固定不变,具体收入会随着员工入职年限的增加、岗位职称的晋升逐步提高。”
9 月 29 日,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事业单位薪资管理的工作人员进一步给出权威解读,明确指出网传图片中 3000-4000 元的薪资标注存在信息不完整问题。“按照哈尔滨市事业单位薪资发放标准,正常情况下,新进人员扣除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后,到手的最低薪资也能达到 5000 元左右,肯定不会是 3000 元这个水平。” 该工作人员强调。
据其详细介绍,事业单位工资实行 “基础 + 补充” 的多元构成体系,除国家统一规定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外,还包含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发放的工作津贴、生活补贴,以及单位依据考核发放的绩效奖金,“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和绩效标准会存在差异,但整体待遇需综合计算”。 对于学历差异带来的薪资区别,该工作人员解释,硕士、博士与本科学历在基本工资部分差距不大,核心差异体现在薪级工资 —— 硕博人才入职时的薪级起点更高,且薪级工资每年考核合格后均可晋升一级,实现月薪稳步增长。此外,事业单位人员还可享受年终奖福利,以初级专业技术岗为例,入职第一年即可获得约 7000 元的年终奖,这部分收入未在最初的招聘薪资标注中体现。 谈及岗位吸引力,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指出,此次 “丁香人才周” 引才的事业单位岗位全部带有编制,“相较于单一的薪资数字,事业单位编制附带的稳定保障、完善的社保体系(包括单位缴纳 20% 的养老保险、8% 的职业年金)、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以及退休后可达退休前工资 70%-85% 的替代率,是许多求职者更看重的核心优势”。
此次招聘引发的讨论,实则折射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哈尔滨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部分岗位设置高学历要求,与具体工作职能高度相关 —— 例如古籍修复岗位需具备古典文献学专业背景,数字资源建设岗位需掌握信息技术与文献管理交叉知识,高学历是保障服务专业性、推动图书馆从传统借阅向学术化、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 业内专家分析,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已从 “基础服务型” 向 “专业研究型” 转变,学历门槛的提高是行业升级的客观体现。而在待遇保障方面,事业单位的薪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吸引力不能仅以起薪衡量,长期稳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共同构成了岗位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已关注到招聘信息引发的公众误解,正研究进一步优化招聘信息发布内容,更全面、清晰地展示岗位待遇构成,确保信息透明,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
(综合: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