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深圳地铁口无人陪孩童被带回老家,户籍成帮扶难题,“留下来”为何难?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9-23 10:09| 查看数: 12877| 评论数: 5|IP:云南丽江

“深圳地铁站口3孩童躺坐无人陪事件”有了最新进展。9月21日,新京报记者多方核实获悉,三名孩童已被父亲何某带回湖南道县老家,当地村干部介绍,何某父母已故、妻子离家,长期独自带三个孩子在外打工,目前村里已计划帮扶,将为他介绍村内工作。

100931mib4qg4jqkotfkgt.webp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9月16日,三个孩子在深圳宝安地铁站B口躺坐且无大人陪同的画面引发关注。孩子父亲何先生当时表示,自己靠跑摩的维持生计,拉完客人就会返回地铁口,虽需要人帮忙照看孩子,却因经济困难无力解决。事件曝光后,事发地社区已第一时间介入协助。

从结果来看,孩子离开了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城市街头,回到有帮扶承诺的老家,似乎是个“不那么糟糕”的结局。但值得深思的是,“带回老家”真的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归宿?或是最符合孩子利益与父亲期待的选择?事发地社区工作人员提到,因何先生一家户口不在深圳,“帮扶有难度”,这或许是促成该选择的重要现实背景。

要看到,何某选择带孩子在深圳生活,本身就折射出异地谋生的现实压力与维系亲情的艰难平衡。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三名幼童,对任何家长都是巨大挑战,更何况在缺乏家庭与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将孩子安置在地铁口固然极不妥当,但这位父亲面临的困境,本应是公共帮扶需着力化解的。

如今孩子被带回老家,当地虽承诺帮扶,处境看似有改善,却也意味着何某可能要告别谋生已久的熟悉城市——不仅收入可能受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将随之剧变。在当下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背景下,若这三名孩子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获得专业照护与教育,本应是更理想的选择。

这方面已有明确的国家政策指引,比如今年初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就提出,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通过常住地直接提供、跨区域协同经办、完善转移接续等方式,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

从一定程度上说,能否为何某这类陷入困境却无本地户籍的特殊群体提供有效救助,正是检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政策落地效果的试金石。即便普适性制度完善尚需时日,优先关照这类特殊群体也可成为突破点——这不仅关乎单个家庭的命运,更关乎城市的包容性与人文温度。

当然,最终的选择权应交给当事人,但城市应当为陷入困境的他们创造“留下来”的可能,“带回老家”不该是唯一出路。毕竟,何某的情况并非个例,只是无数个体与家庭在“谋生”与“育儿”间艰难权衡的极端呈现。让公共服务以需求为导向,精准覆盖真正需要的人,值得所有城市为之努力。

(来源/新京报)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9-23 10:09
该事件涉及未成年人监护问题,需注意《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监护人职责的规定,避免因监护缺失引发法律风险。
点评 回复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9-23 10:25
留守儿童问题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 公共服务应打破户籍壁垒 城市发展不能只索取劳动力却推卸社会责任
点评 回复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9-23 11:05
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期待政策落地让流动家庭享有更公平的公共服务。城市温度体现在对每个困难群体的关怀上。
点评 回复 阿不不的碎碎念 发表于 2025-9-23 11:23
留守儿童问题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 父亲被迫返乡折射城市公共服务短板 政策落地不能只看户籍 常住地保障机制亟待破冰
点评 回复 黑龙潭的故事 发表于 2025-9-23 12:21
留守儿童问题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 父亲被迫返乡折射公共服务短板 户籍藩篱不破 外来工永远二等公民

5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浏览过的版块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