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高铁列车空调出风口积灰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视频显示,9 月上旬一趟从长沙南开往张家港的高铁列车上,部分空调出风口积灰明显,并非个例。这一现象不仅让网友担忧积灰随气流扩散可能增加病菌传播风险,更有不少人直言 “不敢正常呼吸”。对此,广铁集团迅速回应,已安排人员对涉事列车所有车厢开展全面整洁整备,并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旅客列车日常保洁与设备维护管理,全力为旅客营造舒适、洁净的乘车环境。
事实上,高铁卫生问题引发的讨论并非首次。回溯 7 月下旬,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其乘坐的从苍南站前往无锡站的高铁商务座,座椅及扶手处小桌板内部留存大量未清理灰尘;另有旅客反映,近期搭乘湛江西至广州南的列车时,卫生间内水渍遍布、异味刺鼻;此前还有网民晒出高铁座椅照片,显示座椅发黄、椅套脱落。这些细节层面的卫生短板,不仅让旅客出行体验打折扣,更催生了高铁一次性座套的热销,部分商铺销量超万件,折射出旅客对乘车卫生的迫切担忧,也暴露出当前高铁 “软服务” 存在的明显不足。 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我国高铁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实现从 “追赶” 到 “引领” 的跨越,运营里程不断刷新,速度优势持续凸显,让 “千里江陵一日还” 成为现实,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更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客对出行的需求早已从 “走得了” 转向 “走得好”,对高铁卫生服务的要求愈发精细化、高品质。空调出风口积灰、座椅藏污、卫生间异味等看似 “小事”,实则关乎旅客的健康安全与出行体验,背后是公众对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更高期待,也对高铁服务提质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如何进一步完善高铁卫生清洁标准,建立更严格的监督机制,重塑旅客对高铁卫生状况的信任,亟待铁路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铁路部门在提升旅客体验方面已有诸多积极探索:静音车厢的设置满足了旅客对安静环境的需求,全面禁烟营造了健康出行氛围,旅途外卖服务、座椅下方充电口的普及,让出行更具便利性。这些举措彰显了铁路部门的服务诚意,但此次集中显现的卫生问题提醒我们,高铁的 “高”,既体现在速度与效率的硬实力上,更应体现在精细化服务的软实力中。唯有软硬件同步提升,才能真正契合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与出行的追求。 眼下,“十一” 国庆假期临近,铁路将迎来新一轮出行高峰,旅客流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安全与服务压力也随之加大。卫生安全、出行安全、服务质量,如同保障旅途顺畅的三颗 “螺丝钉”,任何一颗松动都可能影响整体出行体验,容不得丝毫懈怠。 网民的每一次关注与 “吐槽”,都应成为铁路服务优化的重要契机。面对公众关切,铁路部门不仅要在问题发生后及时回应、迅速整改,更需建立长效机制,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从源头加强卫生管理:细化保洁流程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监督考核体系,确保清洁工作落到实处;畅通旅客反馈渠道,让服务改进更具针对性。唯有将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服务全过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旅客的 “卫生信心”,才能让每一位乘客的高铁旅程都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让高铁这张 “中国名片” 更加亮丽。
(综合:半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