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山西博物院招4名海归博士引质疑,是萝卜岗还是真需求?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9-12 14:40| 查看数: 15329| 评论数: 7|IP:云南丽江

据潇湘晨报报道,近日,有用户发布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提及山西博物院近期公示的拟聘用人员名单里,专技6岗招聘的人员中,有多位是从韩国、泰国留学归来的海归博士,涉及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等专业。视频发出后,网友反应不一:有人直接对这一招聘结果提出质疑,也有网友猜测该岗位可能是“萝卜岗”,怀疑招聘条件存在针对性设置。

144033qj2q4bjea2gejbbj.webp

面对争议,山西博物院迅速回应,明确表示为保障招聘公平,此次招聘由人社厅统一组织,全程遵循公开招聘流程,绝不可能存在“萝卜岗”的情况;同时说明,这些拟聘用的博士入职后,将主要从事与岗位相关的科研工作,进一步解释了招聘高学历人才的实际用途。从公示信息来看,该岗位拟招聘5人,其中4人是海归博士,这样的高比例确实容易引发舆论关注,但更值得深入探讨的是,舆论质疑背后隐藏的认知差异与社会情绪,这些都需要被正视和理性分析。

具体来看,舆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人疑惑博物馆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博士,认为这一招聘需求可能反映出就业市场中的“学历膨胀”问题,甚至是职场“内卷”的体现——似乎高学历正在成为岗位招聘的“硬性门槛”,而非基于实际需求的合理选择。另一方面,近年来“海归水硕”“海归水博”的现象频频引发讨论,部分海外学历的“含金量”受到公众质疑,这种背景下,大家自然会对山西博物院招聘多位海归博士的公平性产生疑问,担心是否存在“学历光环”掩盖实际能力的情况。

不过,公众的这些质疑中,其实也夹杂着一些刻板印象。在很多人固有的认知里,博物馆、博物院的核心功能只是展示文物、举办展览,因此觉得这类机构与博士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之间没有直接关联,认为招聘博士是“大材小用”或“充门面”。但实际上,大型博物院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展览功能,同时承担着科研、文物保护、文化研究等重要职责。以山西博物院为例,从其官网信息就能看到,院内专门设置了学术研究部、藏品研究部、文化保护研究部等多个研究机构,这些部门的工作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支撑。由此可见,山西博物院招收博士生,并非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基于实际业务需求的合理选择,不能简单等同于“学历膨胀”或“职场内卷”。

至于海归博士的真实价值,关键不在于“海归”这一身份标签,而应综合考量其毕业院校的学术水平、所学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以及个人是否有扎实的学术成果——这些才是衡量人才是否符合岗位需求的核心标准。如果仅仅因为对方有海外留学背景,就先入为主地认定招聘过程存在“猫腻”,不仅可能“误伤”真正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也不利于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评价环境,甚至可能阻碍多元化人才进入文博领域。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网友的疑惑并非完全源于“过度敏感”。事实上,近年来国内部分用人单位频繁引进东南亚海归博士的情况,已经多次引发争议,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一问题,会不定期发布国外院校名单,提醒留学生在选择留学院校时谨慎判断,避免选择学历认可度不高的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2024年11月发布的《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六)》中明确提到,近期因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出现显著异常,相关举报频繁,根据《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办法》,决定对13所院校(项目)的认证申请启动加强审查程序,其中就包括泰国格乐大学的博士学位项目——而此次山西博物院专技6岗拟聘用的人员中,恰好有来自该所大学的博士,这一巧合无疑加剧了公众的质疑。

此外,山西博物院此次招聘引发热议,也说明其招聘信息公示的“颗粒度”仍有提升空间。比如,拟聘用人员的笔试、面试成绩,以及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对专业能力的详细要求等信息,如果能进一步公开,就能让围观者更全面地了解招聘过程,更理性地判断招聘的公正性,也能更清晰地看到岗位需求与学历、专业之间的匹配逻辑,从而有效压缩质疑空间。相比仅仅强调“招聘由人社厅统一组织、公开招聘”,这样细化的信息公开显然更具说服力,也更能赢得公众信任。

要知道,事业单位招聘录取信息的公示,本质上就是为了接受社会监督,这是保障招聘公平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因此,招聘单位在信息公示环节,确实应该多一些“受众意识”,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哪些信息是大家关心的、需要了解的,通过更细化的信息公开,换取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此次事件中,有一个细节就很有代表性:个别拟录取人员在国外高校攻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后被录取到博物院岗位,对普通人来说,这种学习经历、专业背景与博物院岗位之间的关联度,多少存在感官上的“违和感”。如果山西博物院能提前预判到这一疑问,站在普通网友的视角,针对“国外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文博岗位的适配性”进行相应的“科普”说明,相信能大大降低被质疑的可能性。

从一定程度上说,公共单位招聘什么岗位、设置什么样的要求、最终录取哪些人,不仅是单位内部的人才选拔,更是与公众连接、对话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博物院这类文博单位,本身就承担着文化传播、公众教育的功能,提升招聘信息的透明度,不仅能打消公众对招聘公平的疑虑,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博物馆“科研+展览+教育”的多元角色,激发社会对文博事业的参与热情和探索兴趣,这其实也是博物馆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无论如何,在当前公众对招聘公平格外敏感的环境下,招聘单位都有必要准确洞悉、提前预判公众的关注点,在招聘信息公开和程序优化上多下功夫,给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回应。这样做或许会增加一些操作成本,但由此积累的公信力增量,对公共单位而言是“无价”的——它不仅能化解单次事件的争议,更能长期维护单位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为机构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新京报评论)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9-12 14:40
招聘高学历人才是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公平公正的招聘流程值得肯定。公众监督有助于促进透明,期待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文化事业。
点评 回复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9-12 14:40
海归博士进博物馆搞科研合情合理 但学历含金量确实该严格把关
点评 回复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9-12 14:48
萝卜岗嫌疑太大 海归博士扎堆招 泰国学历水分多 公平性存疑
点评 回复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9-12 15:04
招聘程序涉嫌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杜绝量身定制的岗位设置。
点评 回复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9-12 15:28
海归博士进博物馆搞科研合情合理 但学历含金量确实该严格把关
点评 回复 川湘小碗菜 发表于 2025-9-12 15:49
招聘流程公开透明才是硬道理 学历不等于能力 关键看岗位匹配度
点评 回复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9-12 16:17
萝卜岗嫌疑太大 海归博士扎堆进博物馆 这操作太明显了

7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