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初一近百个班!超大规模办学是解困还是挖坑?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9-8 11:59| 查看数: 12177| 评论数: 9|IP:云南丽江

近日,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初一招收近100个班的消息,在教育领域引发广泛关注。消息一出,不少人首先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在确认情况属实后,更多担忧聚焦于:如此庞大的招生规模,学校是否能保证教学质量,学生能否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与关注。

115756f86ygfbfhgihlzhb.webp

据纵览新闻报道,9月5日,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的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校今年新入学的初一年级确实开设了94个班。菏泽市牡丹区教体局的工作人员也回应称,近几年二十二中招生人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目前正处于招生巅峰期,同时强调学校会推出相应措施,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大规模招生的影响。

然而,这一招生规模与国家及山东省的学校建设标准存在巨大差距。按照规定,独立设置的初中每个年级班级数应控制在6-10个,全校班额数为18-30个,在校学生数需维持在900-1500人之间。而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仅一个年级就有90多个班,远超国家标准的9倍以上。面对这样的办学规模,公众质疑其难以保障教学质量,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这样的现状下,当地政府有必要行动起来:一方面,结合区域内适龄学生的实际数量、分布情况,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的学校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加大初中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新建、扩建学校等方式,缓解单一学校的招生压力。同时,上级教育督导部门也应主动履职,督导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保障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的责任,避免单一学校规模持续超标。

将适龄学生集中到一所或几所学校,实施大规模办学,并非个例,而是当前一些地方应对入学需求的常见做法。在地方政府看来,这种模式有不少“优势”:既能节省办学投入,避免多所学校重复建设带来的成本;也便于对初中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后勤服务标准化;甚至被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更多学生共享相对优质的资源。

也有声音猜测,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初一招90多个班,可能是因为当地适龄学生数量突然大幅增加,地方政府来不及新建学校,只能通过扩大现有学校规模来应急。但从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情况并非“突然”——早在2022年,该校就计划招收69个班、共计3750名学生;到2025年,计划招生人数增至5700人,较2022年增加了近2000人。这意味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是长期规划的结果,而非临时应对之举。

更值得关注的是,超大规模办学并非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一家的情况。当地的二十一中今年计划招生4200人、设84个班,区实验中学计划招生3800人、设76个班。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超大规模办学已经成为当地中学的普遍形态,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区域教育资源规划问题,更需要被重视。

初中学校一个年级近100个班,早已超出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上限。要知道,办学不是办工厂,不能只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教育的本质。国家之所以明确规定学校的办学规模,核心原因在于:一旦超过这一合理范围,学校的教学管理、师资配置、资源分配都会面临巨大压力,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障。除此之外,集中大规模办学还会带来实际问题——大量学生需要离家很远上学,无论是通勤时间、交通成本,还是学生的安全保障,都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额外负担。

我国义务教育法早已对学校设置规划作出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需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这意味着,合理布局学校、保障适龄学生就近接受教育,是地方政府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

同时,义务教育法也针对违规情况作出规定:对于地方不按国家规定标准规划学校设置、建设学校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地方政府的责任。这为规范地方教育资源规划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明确了地方政府在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中的核心责任。

因此,对于牡丹区这类超大规模初中的情况,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有必要开展专项调查,深入了解当地教育资源规划的具体情况,督促地方政府调整学校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办学标准建设学校、控制班额。这一举措不仅能推动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教育保障责任,更能优化区域内学校布局,让适龄学生享受到更均衡、更优质的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不同学段的适龄学生数量,受出生人口变化的影响呈现出明显波动,不少地方的初中正面临入学高峰。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峰过后,适龄学生数量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正是出于对这种“潮汐式”需求的担忧,有的地方选择将学生集中“装进”一所或几所学校,通过扩大现有学校规模来应对当下的入学压力,而不是选择新建学校、新增学位。

地方政府担心新建学校在入学高峰过后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这种顾虑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却忽略了教育发展的长远需求。事实上,小班化教学已经被写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且正在部分地方逐步推进,这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向。如果地方政府能具备前瞻性思维,按照更高标准规划学校建设、推进小班化教学,那么“教育资源浪费”的担忧其实并不存在。

避免把办学变成办工厂,关键在于摒弃短视的资源规划思路。在未来适龄学生数量减少后,地方完全可以通过降低校额、班额,提高师生比的方式,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既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学校资源,又能让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指导,真正提升教育质量。而这,正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高质量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

(来源/新京报)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9-8 11:59
违反《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设置规划和办学标准的规定,涉嫌违规超规模办学,需依法追究地方政府责任。
点评 回复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9-8 11:59
教育不是流水线,超大规模办学只会稀释教学质量,坑的是孩子未来。
点评 回复 黑龙潭的故事 发表于 2025-9-8 11:59
教育不是流水线,超大规模办学只会稀释教学质量,坑了学生未来。
点评 回复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9-8 11:59
教育不是流水线,超大规模办学只会稀释教学质量,坑的是学生未来。
点评 回复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9-8 11:59
教育不是流水线,超大规模办学只会稀释教学质量,坑的是学生未来。
点评 回复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9-8 12:08
教育不是流水线,超大规模办学只会稀释教学质量,坑的是学生未来。
点评 回复 礼尚往来 发表于 2025-9-8 12:16
教育不是流水线,超大规模办学只会稀释教学质量,坑的是学生未来。
点评 回复 尚义的狼 发表于 2025-9-8 12:37
教育不是流水线,超大规模办学只会稀释教学质量,坑了学生未来。
点评 回复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9-8 13:09
超大规模办学需谨慎,教育质量是根本。地方政府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校资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9 条评论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