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发表于 2025-11-10 15:24

假警服“开道”:婚礼“排面”绝不可僭越公权红线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起“婚庆假骑警”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地警方通报显示,赛罕区某小区一场婚礼中,8名人员身着与公安骑警高度相似的仿制制服,驾驶摩托车为婚车车队“开道护航”,不仅假扮执法人员,更违法驶入高架道路,造成群众严重误解。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已对事件组织者夏某某处以1000元行政处罚,并依法查扣仿制警用制式服装两套;针对8人驾驶摩托车违法驶入高架快速路的行为,交管部门分别作出记1分、罚款150元的处罚。处罚结果彰显了执法的刚性,更传递出清晰的法治信号:公权尊严不容侵犯,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一场本应充满温情的婚礼,为何要上演如此荒唐的“开道秀”?表面看是当事人追求仪式“排面”的虚荣心作祟,深层则折射出部分公众对仪式感的认知偏差与法律意识的淡薄。结婚作为人生重要喜事,营造适当仪式感无可厚非,但仪式感的核心应是情感的表达、幸福的纪念,而非盲目攀比下的“炫耀式表演”。“警察开道”的场景之所以“威风”,源于其背后代表的国家执法权威与公共秩序维护职能,将这种公权象征用于私人婚礼“撑场面”,不仅消解了执法权威的严肃性,更涉嫌违法,这样的“风光”实则是丢了体面、失了分寸。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其背后的社会心理与行业乱象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婚庆产业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排面竞争”在部分群体中悄然蔓延:比婚车档次、拼场地规格、追仪式“排场”,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放大下,这种“面子文化”更催生了畸形需求。从婚礼假警开道到商业活动假冒消防员、医护人员出镜,少数人为追求“独特效果”不惜触碰法律红线,不仅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更严重侵蚀了公共职业的神圣感与公信力。要知道,警服、警徽等警用标志是国家执法权的外在象征,承载着社会公众的信任与依赖,绝非可以随意买卖、滥用的“婚庆道具”。
事件的发生,也暴露出仿制制服监管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调查发现,不少所谓“婚庆道具”“影视服装”的仿制警用制服,在电商平台可随意购买,缺乏严格的资质审查与销售备案机制,这既给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给社会治理埋下隐患。堵住监管漏洞,需要监管部门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执法,对仿制、销售警用制式服装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婚庆行业更应树立行业自觉,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坚决摒弃仿冒公权力象征的畸形服务,引导市场回归理性。
仪式感的本质是对生活的尊重,而对生活的最大尊重,便是对法律的敬畏与对规则的遵守。一场真正值得铭记的婚礼,无关排场大小、围观人数多少,而在于其中蕴含的真情与温度。用假警服博眼球、撑场面,或许能制造一时的热闹,却在无形中消解了对公共秩序的敬畏之心,让幸福蒙上了荒诞的色彩。
结婚是人生喜事,守法是社会底线。无论是婚丧嫁娶等私人活动,还是商业营销等公共行为,都必须明确:公共权威绝非装点“排面”的工具,仪式感绝不能突破法律边界。唯有让仪式感回归理性内核,让尊法守法成为社会共识,才能让“体面”真正彰显文明,让幸福拥有坚实的法治底色。
(综合:红辣椒评论)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1-10 15:24

婚庆假骑警事件警示我们,法律尊严不容挑战。追求仪式感无可厚非,但必须守住法律底线。任何冒用公权力的行为都是对法治的践踏,必须坚决抵制。让我们共同维护社会秩序,让婚礼回归温馨本质。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11-10 15:24

婚礼排场岂能凌驾法律之上假警开道看似威风实则违法公权象征不容亵渎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11-10 15:33

假警服撑场面是虚荣心作祟更是法律意识淡薄婚礼排场不能触碰公权红线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1-10 15:48

该行为涉嫌违反《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非法使用警用标志、制式服装,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处罚,维护执法权威。

阿不不的碎碎念 发表于 2025-11-10 16:35

婚礼排场岂能凌驾法律之上 假警服开道既违法又荒唐 执法部门处罚得当彰显法治威严

川湘小碗菜 发表于 2025-11-10 17:49

婚礼排场岂能凌驾法律之上 假警服开道既荒唐又违法 这种虚荣心作祟的行为必须严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假警服“开道”:婚礼“排面”绝不可僭越公权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