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一品牛”没有牛肉?商标岂能成文字游戏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5-16 16:26| 查看数: 10627| 评论数: 0|IP:中国云南丽江

“一品牛”没有牛肉?商标岂能成文字游戏.jpg

“网上下单一品牛肉干,满心以为是牛肉制品,拆开包装才发现竟是猪肉做的,仔细一看,‘一品牛’只是商标!” 近期,此类消费纠纷屡见不鲜。有消费者吐槽购买的 “树上熟” 水果,半盒都是青果,原来 “树上熟” 并非水果成熟状态描述,而是商标;号称 “供港” 的牛奶与香港并无关联,“供港” 同样是商标…… 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消费案例背后,暴露出当下消费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商标乱象。
在市场经济的广阔舞台上,商品标识本应是传递真实信息、保障公平交易的重要媒介,然而部分商家却将其异化为迷惑消费者的文字游戏。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 “心机商标”,打着合法注册的幌子,模糊法律边界,挑战诚信底线,通过将描述性词汇注册为商标,并与商品名称巧妙组合,再辅以具有暗示性的包装设计,构建起误导消费者的 “陷阱”。消费者往往基于对商标的天然信任进行选购,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信息迷雾,难以准确掌握商品真实属性,这种行为严重违背公平交易原则,对消费者权益造成实质性损害。
从市场竞争维度审视,此类 “心机商标” 无疑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靠玩文字游戏提升销量的商家,凭借不正当手段挤占诚信经营企业的市场空间,致使 “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频发,扰乱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当企业将所谓的 “创新力” 全部倾注于商标文字游戏,试图绕过法律与道德获取利益,不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更形成恶劣示范效应,对整体营商生态造成严重冲击。
对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商标乱象,绝不能听之任之。依据相关规定,带有欺骗性、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或产地产生误认,以及缺乏显著特征的名称,均不应通过商标注册审核。但现实中,由于商标审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审查员对商标误导性或欺骗性的判断存在主观差异,且难以完全预判商标后续所有应用场景,导致部分问题商标流入市场。此外,尽管任何人都可申请宣告问题商标无效,但流程繁琐、周期漫长,加之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使得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力的保护。
整治商标乱象,必须高悬法律利剑,打出监管 “组合拳”。一方面,商标审查机制亟待优化升级,应打破文字审查的 “孤岛”,将实际使用场景纳入审查范畴,要求申请者提交拟使用的包装设计方案,全面评估商标与商品名称组合后的整体视觉效果及误导风险。另一方面,在商标误导纠纷处理中,需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要求经营者自证商品包装不存在误导设计,否则对易误导消费者的商标与商品名称组合,依法推定其存在欺诈故意,严格落实 “退一赔三” 等惩罚性赔偿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商标侵权举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消费者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凝聚全社会共治合力。
商标,本应是企业品质承诺的庄重印章,是消费者识别商品的可靠标识,而不应沦为商家玩弄文字游戏的工具。广大商家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摒弃投机取巧心理,以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赢得消费者信赖。唯有让玩弄文字游戏者付出沉重代价,让商标真正成为品质与信誉的象征,方能推动形成 “一字千金” 的健康商标文化,引导企业将精力聚焦于产品质量提升与技术创新,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消费市场环境。

(综合:九派新闻)

最新评论

0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