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被一杯奶茶骂了?”天津奶茶店因“嬲”字道歉,文字使用的边界难题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5-6 09:40| 查看数: 14447| 评论数: 0|IP:中国云南丽江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天津“汝呓如意”奶茶店购买的饮品封口膜上印着醒目的汉字“嬲”(niǎo),包装上还特别标注该字 “多数用作脏词”,这一情况令其观感极为不适。事件引发关注后,该奶茶店迅速在官方平台致歉,并解释称封口膜上的生僻字是随机生成的,目前印有 “嬲” 字的封口膜已全部销毁,不再使用。

“被一杯奶茶骂了?”天津奶茶店因“嬲”字道歉,文字使用的边界难题.png

围绕此事,网友们态度不一。部分网友愤怒指责,直呼“被冒犯”“感觉被一杯奶茶骂了”;也有网友认可该店科普生僻字的初衷。事实上,该店的包装上高频出现“焱”“恏”“奀”“曌”“饕”“夯”等生僻字,且都附有字意解释。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生僻字中存在一些 “不雅字”,在进行生僻字科普时,如何避免踩雷,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肃课题。由此延伸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文字雅与不雅的判定标准是什么?被冒犯与包容的界限又在哪里?

从字义角度分析,以“嬲”字为例,其在不同地域,读音和含义都存在差异。在某些语境下,它有“孬”的意思;有时则表示生气、得意或戏弄;但在部分地区,它确实被当作脏字使用。这种复杂的语义现象表明,即便字典对字词含义有权威界定,由于汉语言文字体系庞大、语义丰富,在实际使用中,也必须充分考虑每个生僻字在具体场景下的现实意义。

关于“嬲”字本身,还有人从字形、字音角度提出质疑,认为它不是“好字”。这一观点值得深入探讨。一方面,不可否认,有些字的字形构造、读音容易引发负面联想;但另一方面,与“嬲”字音相同的字众多,若仅因这一点就限制使用,显然不合理。而且,文字的使用不能脱离语境,是否必要、是否合适,才是关键考量因素。判定文字雅俗,既要依据法律法规,也要评估其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影响。许多字词在长期使用中,已形成约定俗成的用法和禁忌,谨慎对待这些 “语言红线”,并非多余之举。

“嬲”字事件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池塘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不仅让我们看到字义、字形的演变,也折射出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究竟在何种情况下,文字会冒犯他人,又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被接受?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这些问题没有绝对清晰的标准答案,被冒犯与包容的界限往往具有弹性和模糊性。因此,在文字使用上,秉持谨慎态度远比随意为之更为妥当。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其中存在不雅词汇是客观事实。但这绝不能成为在公共场合随意使用、冒犯他人的借口。以南京方言为例,“一米多高”在本地广为人知,殊不知它源于不雅表述。经过长时间演变,该说法巧妙避开了原有的“脏字”,完成了自我净化。即便如此,这类表述仍不适合在正式场合公开使用,否则极易引发误解或争议。

近年来,生僻字逐渐“走红”,这是正常的语言文化现象。然而,我们应当警惕一种倾向:有些人刻意从字典中挖掘冷僻字,或不加筛选地将地方特色语言应用于公共传播,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弄巧成拙,还会给人故弄玄虚之感。生僻字之所以“生僻”,正是因为其使用频率低、应用场景有限,强行推广反而显得多余。在文字使用上,尊重文化差异、遵循公序良俗,才是营造和谐语言环境的正确之道。

(来源/红星新闻)

最新评论

0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