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3 月 16 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行动方案》在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方面有诸多重要举措。其中,特别提及研究育儿补贴制度,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例如,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畴。同时,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综合医院将加大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以增加儿科服务供给。 在养老保障方面,将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2025 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适当上调。此外,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实施。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推动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医保研究中心主任李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灵活就业人口规模日益庞大,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十分必要。这一举措方便了部分在外地工作却未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他们可在当地直接参加居民医保,不仅便于属地统筹管理,还减少了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的管理环节。从整体上看,这是从保障层面提升民生福祉的有力举措。”
李力还指出,鉴于当前老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全国医保尤其是居民医保处于紧平衡状态。一方面,医保支出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居民医保收入下降问题不容忽视。提高补助标准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增加居民医保收入的措施,能进一步满足老龄人群看病就医的需求。
(综合: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