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杨福泉的“丽江之心”

发布者: 恋在丽江 | 发布时间: 2013-9-5 16:41| 查看数: 13555| 评论数: 10|IP:中国云南丽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丽江也像艾青所言一般被许多人爱着、呵护着。也许杨福泉就是这样一位对丽江爱得深沉的人。
作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云南纳西学研究会会长的杨福泉,在谈到关于丽江的种种时,总是头头是道。

办公室里随处可以找寻到杨福泉编著的有关丽江的书籍,关心丽江、研究丽江、热爱丽江,俨然已成为杨福泉的一种习惯。

作为出生于丽江大研镇的纳西族人,杨福泉先生虽然已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但他似乎更喜欢别人称他为“纳西人杨福泉”。杨福泉眼中的丽江,是一个“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的大美得以实现之福地。

丽江得益于有造福于民的文化

在杨福泉看来,丽江通过这10年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外树立了一个标杆。在丽江,人们能看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是造福于民的。

他认为,丽江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并能与旅游互动得那么好,人文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促进文化产业如此繁荣发展,这在世界上也开了先例,是中国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人们通过丽江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和谐的互补共生。

丽江之心

2007年,杨福泉应日本京都大学、爱知大学的邀请,前往日本进行完专题学术讲演后,曾写下一篇文章——《让世界更了解丽江》。在文中,他特别呈现出了“丽江的心”的概念。

这个概念最初由日本知名水环境专家榧根勇教授提出,“人们通过和神(也就是和自然)的周而复始的相互作用来塑造‘心’,而纳西人就是在长期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智慧的引导下,塑造了独特的‘丽江的心’。云南省是‘中国希望的土地’,丽江古城是‘中国的宝石’ ”。

因为深爱丽江这片故土,杨福泉对“丽江之心”的概念有切身体会,于是他对丽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对“丽江梦”也抱有了更多的期待:丽江永远有蔚蓝的天,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森林,淳朴的人情;丽江玉龙雪山的冰川消融和雪线上升的速度慢下来;我梦想着美丽的黑龙潭的泉水能再度涌流;我梦想丽江各民族的文化保持淳朴的本真之美,能够长久吸引海内外的人们;并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原创如活水长流;我梦想丽江各级政府在发展谋略上,不趋时尚不盲从,冷静有洞见有远见,抓住丽江人无我有的核心要素,有所为有所不为谋发展;我梦想丽江人民无论从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幸福理念和幸福观。

就如杨福泉一直在说的,因为爱之深,所以关之切,因为深爱,所以希望丽江是完美的。他一直主张丽江的发展应该“单纯”些。不是说丽江不要发展,而是应当让丽江的发展更加多样化,更具有人地和谐的借鉴意义。发展丽江,不能过分去跟人家比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收入等指标性的内容,而是应当去追求大家向往的幸福感,以及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如果哪一天丽江的经济发达得很了,但没有了古城、古乐、民族文化,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丽江也可能就此被人们慢慢淡忘了。”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最新评论

12下一页

10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