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经常喜欢出门逛逛,刚学会坐公交车的时候,就因为看不懂汉字,又不太听得懂普通话,导致下错了站点,我们就只能开车过去接。现在公交车上有了纳西话报站,老人更方便、更省心了,作为家人我们也能更放心了。”市民黄铭兰说。
城区公交车陆续推出“普通话+纳西语”双语报站。(木红豆 摄)
记者了解到,2023年10月以来,城区的公交车上就陆续推出了“普通话+纳西语”的双语报站,广大市民及游客在乘坐公交车时,除了能听到普通话语音报站外,还可以听到纳西话语音报站,进一步满足了广大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切实提升了乘客乘车体验感和满意度。
城区公交车陆续推出“普通话+纳西语”双语报站。(木红豆 摄)
目前,城区共有33条公交线路的134辆公交车实行双语报站。通过这样的创新服务举措,让公交车不仅在市民出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了宣传民族文化的 “移动窗口”!
“我在公交车上能听到纳西话报站,十分亲切、接地气。作为市民我觉得这样的方式不仅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纳西话,非常不错。”市民和献说。
城区公交车陆续推出“普通话+纳西语”双语报站。(木红豆 摄)
“现在好多小孩都不会讲民族语言,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们缺少学习的机会和环境。每次我带小孩坐公交车,他都会跟着语音播报一起说纳西话,激发了他学习语言的兴趣,我非常提倡用纳西话报站。”市民和㫥告诉记者。
“虽然我听不懂纳西语的站点播报,但我会询问旁边的市民,了解播报中纳西话的发音和含义,这也是我学习丽江文化的一个机会。之前去过很多地方,但我只在丽江的公交车上听到过民族语言播报站点,这非常有特点。”来自上海的游客温瑾说。
城区公交车陆续推出“普通话+纳西语”双语报站。(木红豆 摄)
丽江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以公交汽车语音播报为切入点,采用双语播报,是对纳西语传承和保护的探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市民及游客营造浓浓的民族特色氛围。同时,更好地使用、展示和传承民族语言,后续公司将继续创新完善此项工作,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发挥公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