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君见到和向东时,他穿着舒服宽松的格子衫,一双驼色的休闲鞋,中短微卷发,他站在你面前就是他最本真的样子。丽江纳西族的他有一个纳西名“余噶若”。他还有一个身份,象形文油画家,主要是东巴文字油画。
在浙江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的他才真正确定要通过油画表现纳西文字,“受北京至高美术馆的馆长林青鼓动,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他说,“大学四年搞了诸多创作,当时还未想到这一点,真是要感谢他。”
长期在北京学习工作的他,零四年辞职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了两年,从零六年7月至今,专职油画八九年,已有三四百张成品,《痕迹系列》《东巴圣典系列》《东巴秘笈系列》,五十副在德国博物馆,其余被至高美术馆收藏。
在他的工作室内见到《痕迹系列》绘画作品,画作古朴、神秘、浓郁与东巴文化相契合。松香竹韵、烟渍斑斑的原始印象,深沉玄奥、典雅高贵、古来神秘的基调,这些“形象符号”直观而写实的展示出东巴文化原汁原味历史造型,既有印象形式还有抽象韵味。
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符号,噶若所要做的是将众多的符号再度进行并列、分割、叠压、对称、穿插等造型处理。
谈到以后发展,“做艺术衍生品,比如陶瓷、布衣。”他说,“艺术可以附着在很多实用的东西上,艺术可殿堂也可转为普遍商品进行广泛流通。”
在会不会回到丽江的问题上,他说,“是要在丽江发展一个根据地,有根才能枝繁叶茂。”所以丽江的仁儿们,以后克积善村找他聊艺术。(邓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