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发表于 2025-4-28 14:54

真金白银鼓励结婚 背后折射人口发展新课题



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适龄婚育,多地纷纷推出“发钱奖励结婚”政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举措背后,是我国婚姻登记数据持续走低、人口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背景,其意义深远且值得深入探讨。​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15.9万对。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创下近40年来新低。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多地政府主动作为,以真金白银鼓励结婚,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出台《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双方或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4万元奖金。不仅如此,南岭村还同步搭配《生育补助方案》,生一孩补1万元、二孩2万元、三孩3万元,多胞胎直接封顶6万元,将结婚、生育、养育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政策组合拳,为促进婚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对在当地登记结婚的夫妇给予价值1000元的礼包;衢州市常山县对双方均为初次结婚登记且女方年龄在2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给予1000元奖励;山西吕梁市自今年1月1日起,对在该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奖励,并在结婚登记窗口以现金形式现场发放。这些金额在1000 - 1500元左右的奖励,虽金额不算高,但更多地是赋予婚姻登记环节仪式感,从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角度而言,同样值得鼓励。​
事实上,民政部去年就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场所,积极举办集体婚礼、结婚颁证、婚恋交友等特色活动。多地也积极响应,在营造婚育氛围感和仪式感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这对于提升结婚登记体验感、塑造新的婚俗文化、增强社会对婚姻价值的认同感,都具有积极意义。​
各地对于婚姻登记的奖励方式和力度存在差异,这既与当地的结婚登记状况相关,更和经济条件紧密相连。以南岭村为例,其能够“大手笔”奖励,得益于当地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公开报道显示,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2024年村社两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约1.3亿元,为政策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前,“发钱奖励结婚”的地方大多属于区县一级,由于这些地区每年婚姻登记人数有限,加之婚姻登记已实现 “全国通办”,发放结婚登记红包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吸引准夫妻回本地登记,稳定本地婚姻登记数据。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地方性奖励对总的婚姻登记人数带来的“增量”相对有限。​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各地在鼓励结婚方面的积极尝试。这些探索是在婚姻登记数量和生育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加大生养育支持力度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示范。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婚姻登记人数和生育率变化的背后,有着经济压力、个人发展观念转变、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等复杂原因。鼓励适龄婚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需要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营造良好婚育环境等多方面系统性、全方位发力。
(综合:澎湃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金白银鼓励结婚 背后折射人口发展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