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女子称海底捞就餐触电受伤!企业回应:检测无漏电,静电or责任争议?
针对江苏苏州消费者陈女士反映在海底捞门店就餐时疑似触电受伤事件,海底捞品牌管理方4月21日作出回应。目前,双方就责任认定存在分歧,当地派出所、司法所已介入调解。据陈女士此前向《扬子晚报》披露,3月30日中午,她在苏州市相城天虹购物中心海底捞门店就餐时,触碰小料台金属边缘后感觉左手触电,随后出现手部僵硬、乏力、麻木等症状。经医疗机构诊断,陈女士需接受持续康复治疗,目前已产生3000余元医疗费用。陈女士提出,希望门店承担医疗费用及后续误工费。
海底捞方面介绍,事件发生当日10时56分接到陈女士反馈后,门店立即安排工作人员陪同其前往医院检查,并于13时08分根据陈女士意愿返回门店继续用餐。针对设备安全问题,门店开展了多环节核查:前堂负责人第一时间触摸陈女士所指接触点,未感知漏电反应;专职安全员使用电笔、万用表、摇表等专业仪器对小料台进行电气检测,未发现异常;门店存档的3月1日、4月1日小料台漏电保护装置检查记录均显示正常;此外,企业已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涉事设备进行二次核查,结果待出具。
对于责任认定争议,门店负责人在调解中提出,陈女士触碰到金属边缘前有扎头发动作,且当日穿着化纤材质衣物,结合春季干燥环境,不排除静电导致触感异常的可能性。截至发稿,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为消除消费者对用餐安全的担忧,海底捞表示,在原有每月例行检查基础上,已于近日启动全国门店小料台、冰柜、消毒柜等高频接触设备的用电安全专项排查。据各地反馈的排查结果,所有设备均运行正常。品牌方强调,将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设备巡检制度,并保持与消费者的密切沟通,依法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消费纠纷的责任认定需以专业检测结果为依据。若设备经检测符合安全标准,可能涉及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若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企业需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消费者可保留医疗凭证、现场监控录像等证据,通过消费者协会或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此次事件引发社会对餐饮场所设备安全与服务纠纷处理的关注。业内人士建议,餐饮企业应进一步细化高频接触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在客诉处理中注重沟通方式与证据留存,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与自身品牌信誉。
(来源/九派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