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网络造谣!别让地铁猥亵案受害者再受 “二次伤害”
近日,上海地铁 1 号线发生的一起猥亵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4 月 8 日,姚某在地铁 1 号线列车车厢内对女乘客实施猥亵,其恶劣行径激起公愤。随后,上海警方迅速行动,依法对姚某处以行政拘留,彰显了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决打击。
然而,当案件已得到清晰处理与公正裁决时,网络空间却泛起污浊。4 月 11 日,上海轨交公安发布公告,揭露杨某(男,36 岁)为博取关注,凭空编造 “4 月 8 日轨交 1 号线猥亵案被侵害人与违法行为人相识并相约至地铁内实施违法行为” 等不实信息。杨某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在网络平台肆意传播这些谣言,致使网络环境遭到污染,给受害女性造成严重的 “二次伤害”,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目前,杨某已被警方抓获,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地铁车厢内的猥亵行为,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已构成违法甚至涉嫌犯罪;而网络空间里对被猥亵女性的诽谤,同样是公然挑战法律底线。这些黄色谣言混淆视听,将本应受到谴责的猥亵侵害扭曲为充满阴谋论的 “桃色传闻”,不仅恶意抹黑受害者,更模糊了社会大众对事件是非对错的认知,破坏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严肃性。
造谣者杨某为误导公众,不仅编造不实情节,还恶意混淆警方执法公示信息,妄图制造 “受害女生因造谣受罚” 的假象。这种行径居心叵测,严重损害了受害者的名誉,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小觑,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在公安机关已查明案件真相并作出公正处理的情况下,仍有人罔顾事实,为谋取流量不惜向受害女生泼脏水、编故事。这种毫无底线的人格侮辱行为,暴露出造谣者扭曲的价值观和对法律、道德的漠视。唯有通过严惩重罚,才能明确划定是非对错的界限,捍卫法律尊严与社会公序良俗。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每当有类似案件发生,总有一些人试图利用公众好奇心和人性弱点,炮制看似 “言之凿凿” 的不实内容以博取眼球、蹭取流量。正如上海警方所警示,广大网民应保持理性,切勿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共同维护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在面对网络信息时,我们必须坚定地站在法律、真相与受害者的一边,坚决抵制阴谋论等不实言论,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综合:澎湃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