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发表于 2025-4-7 16:49

“6000元一箱牛奶"专坑老人?绵阳一门店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

近日,一则令人愤慨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电商平台上售价仅200元一箱的牛奶,竟被绵阳“正沃大荒岁月”门店以6000元一箱的天价推荐给中老年人。这家门店通过举办讲座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遭到市民举报。4月6日澎湃新闻报道,3月25日,四川绵阳市场监督管理局已通过问政四川网络平台回应,初步认定该公司存在虚假宣传嫌疑,并依据现场检查情况,由游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立案调查。





市民投诉揭示出涉事门店的恶劣行径背后,是一套精心策划的“套路化”流程。他们先是打着“免费早餐”“健康讲座”的幌子,吸引老年人纷纷聚集。而后,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极度渴望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弱点,施展话术,将普通食品吹嘘成富含“人造蛋白”的神奇灵丹妙药,再以高价售卖。诸多家庭因此遭受重创,受骗金额高达五位数,老人们辛苦积攒的养老钱付诸东流,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财产权益。令人揪心的是,即便家人察觉价格离谱并举报,不少老年人却因被商家话术“洗脑”,深信不疑,甚至与家人产生矛盾纠纷。这般有组织、有预谋的坑骗手段,危害之深,波及之广,实在不容小觑。

市场监管部门初步认定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并立案调查,这固然是必要之举,但倘若仅将此类行为按虚假宣传单一论处,恐怕难以触及问题根本,不过是“隔靴搔痒”。要知道,虚假宣传仅仅是这类“坑老陷阱”暴露在外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潜藏着更为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与诸多违法违规行径。就拿该门店来说,极有可能存在价格欺诈行为,以远超市场正常价格数倍乃至数十倍的高价倾销产品,谋取暴利;同时,还可能暗藏非法集资风险,用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老年人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这些行为如同毒瘤,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更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根基。

多年来,类似“专坑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屡禁不止、屡打不绝,根源就在于监管与执法环节存在显著短板。一方面,处罚标准与违法收益严重失衡。依照现行相关法律,虚假宣传最高罚款额度为200万元,还可吊销营业执照。然而,对比那些动辄骗取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单笔诈骗金额,以及庞大的受害老年群体,如此违法成本能否真正震慑不法分子,让那些心怀不轨者望而却步,实在令人存疑。

另一方面,防治刑罚与行政处罚之间存在衔接空档,联合监管机制漏洞百出。诸多类似案件实际上已然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却常常因取证困难、认定复杂等原因,无法顺利进入刑事程序。而且在案件执法过程中,由于涉及市场监管、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容易出现“九龙治水”的监管盲区,导致执法效率低下,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以此次绵阳事件为例,尽管市场监管局提到“专项检查”和“经营者约谈”,但若后续缺乏雷霆手段与全面的市场排查,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想真正整治 “坑老陷阱”,必须多管齐下、动真碰硬、出重拳出击。于法律层面而言,当务之急是推动司法解释,明确将针对老年人的系统性价格欺诈行为纳入诈骗罪范畴。同时,针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非法集资等一系列恶行,制定更为严苛的处罚标准,大幅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望而生畏,不敢轻易逾越法律红线。

在监管层面,要将防范关口前移,注重防患于未然。要求所有针对老年人的集中式营销活动必须提前报备,加强对这类活动的日常监管力度,以便及时察觉并制止坑老行为。尤为重要的是,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让违法商家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彻底斩断其坑骗老人的后路。

追根溯源,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着力提升老年人自身的防骗能力。要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发放丰富多样的宣传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向老年人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段与防范方法,切实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关键作用,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填补他们的精神需求空白,减少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几率。

老年人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他们的财产权益、生命健康,另一头关乎家庭的幸福安宁。每一次 “坑老陷阱” 得逞,损耗的都是弥足珍贵的社会诚信资源。尽管彻底整治 “坑老陷阱” 注定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战斗,但唯有从每一个具体案件入手,磨砺法律的 “牙齿”,筑牢监管的 “防火墙”,才能连根铲除 “坑老陷阱” 滋生的土壤,切实守护好 “夕阳红” 群体的消费安全,让他们安享晚年。

(来源/极目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6000元一箱牛奶"专坑老人?绵阳一门店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