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发表于 2025-3-27 15:18

压榨员工还是规范管理?合肥一企业“严苛条款”引劳动部门调查

3月24日,在安徽合肥,小鹿妈妈公司被员工爆料制度极为严苛。诸如员工没有午休时间,下班后桌面不得放置私人物品,就连吃饭都不许离开公司。不仅如此,全天禁止使用手机,休息时不准出门,吃饭只能在工位上解决,一旦违反就要面临处罚,情节严重的话甚至可能被解除劳动关系。这般上班体验,仿若“坐牢”,如此苛刻的管理制度一经曝光,瞬间惊到广大网友,也迅速引发了关于侵犯员工权益的激烈争议。



面对外界如潮的质疑声,涉事的小鹿妈妈公司曾出面回应称:“员工想什么时候休息都可以,并没有固定的午休时间安排,并非网传的没有午休。”不过,这般解释显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难以让外界的质疑就此平息。一方面,即便员工理论上有午休时段,可公司是否真如网络传言一般,对员工午休期间的行动自由以及活动范围施加了不必要的限制呢?另一方面,从“公司办公规范”所呈现的内容来看,那些严苛到极致的管理条款,涵盖午休、吃饭、手机使用,乃至座椅摆放等各个细微方面,这些明显会影响员工工作体验、危害身心健康的规定,到底是否真实存在?



对此,涉事公司绝不能采取回避策略,仅挑其中某个问题进行回应。从企业管理的专业视角而言,制定严格、精细的规章制度,固然有助于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效率。然而,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务必要在追求管理效率和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之间,精准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万不可妄图通过压榨员工来实现效益增长。

事实上,该“公司办公规范”早已不只是简单的忽视员工基本需求、缺乏人性化关怀的问题,其行径甚至涉嫌违反法律法规。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员工的通信自由以及休息权均受法律保护。像全天禁止员工使用手机,将员工长时间禁锢在工位上,禁止员工自由出入公司等这般苛刻的细节管控手段,除非涉事公司能够有力证明,这些规定确是基于工作性质的特殊需求而制定,并且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前就已明确告知,否则,便涉嫌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属于将公司自身的规章制度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错误行为。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合肥市庐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已针对此事立案调查。网上曝光的那些奇葩规定究竟是否属实,是否构成对员工合法权益的恶意压榨,后续不妨深入彻查一番,也好给外界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不得不提的是,在当下现实职场环境中,类似这般令人窒息的管理规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部分用人单位仗着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肆无忌惮地压榨员工,一味追求片面的管理效率,全然不顾及员工的人格尊严。

面对这类不良现象,身为员工,不妨果断挺身而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而执法部门更是要在该出手时果断出手,持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强力督促涉事企业进行整改。



同时,也要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企业,倘若无视《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将压榨员工当作提升企业效益的惯用手段,秉持如此极端且短视的管理思维,只会招致员工的强烈反感,也注定无法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要知道,如今的年轻一代劳动者,权利意识正日益觉醒,他们已然开始以实际行动“整顿职场”。在此大背景下,企业理应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霸道无理的管控,充分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唯有如此,方能收获员工的认同感,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正在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压榨员工还是规范管理?合肥一企业“严苛条款”引劳动部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