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红头文件” 造假背后的诈骗暗流
近年来,诈骗黑手频频伸向国家部委、央企。在江西新余,警方捣毁窝点时惊现10多万份待发的伪造 “红头文件”,它们借快递流向各地,为电诈团伙“引流”,此类案件呈高发态势,危害极大。从各地侦破案件来看,“国债发行”“乡村振兴” 等热门领域沦为诈骗幌子。内蒙古开鲁县曾现60多亿假水利工程招标诈骗,涉案1500多万;2024年商务部也遭伪造文件冒名收费。骗子还精准撒网,像张家港一市民因投资受损,信了假“红头文件” 的退款骗局,被骗6万余元。
这些不法分子精心炮制话术,真假难辨。东部某地虚构“国家项目”,长期“培训” 受害者,骗取1400余万;新成立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也频遭冒名行骗,假央企名单已多达823家。很多伪造文件漏洞百出,可群众难辨,加上求财心切,极易上钩。骗子还借时事热点包装,开发假App组群诱骗,如曲靖一群众险被假“扶贫”App骗转账。
面对严峻形势,现行法律虽有惩处规定,但办案难度不小,案发地警方难全链条打击,犯罪核心成员常逃脱。专家与民警疾呼:亟需组织专项整治,斩断网络、物流传播途径,源头封控伪造文件,倒查快递寄件人,严打“推流”;同时,公安机关与部委、央企应强化联动,信息互通、及时预警,形成打击合力,让“红头文件”诈骗无处遁形,守护群众财产与党政公信力。
(来源/半月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