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发表于 2025-3-26 14:01

警惕短剧推广背后的“吸金陷阱”

随着短剧的火爆出圈,不少卖课商家瞅准商机,纷纷从 “代运营”“教你做自媒体” 等传统领域转战短剧赛道,将 “短剧推广” 精心包装成一种 “零基础搞钱” 的新兴热门副业。在他们的宣传中,这似乎是一条通往月入过万的自由之路,然而,看似诱人的背后,实则暗藏商家精心设计的重重套路。


“免费教学” 背后的授权收费猫腻
“免费教学、助力小白逆袭成大神、三个月狂赚十万……” 社交平台上,此类极具煽动性的话术随处可见。商家们打着分享短剧推广赚钱经验的幌子,频繁邀请新用户入群学习课程,把短剧推广吹嘘成 “最强副业”。

所谓的短剧推广,简单来说,就是把短剧剪辑成短视频片段,发布到各大短视频平台,借此帮短剧平台吸引新用户或引导用户付费,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教用户如何起号、剪辑、发布的课程。

北京商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商家惯用的伎俩是以免费课程群为 “诱饵”,吸引用户入群。前两天,课程确实会传授一些实用干货,可一旦用户沉浸其中,第三天便画风突变,开始以 “授权” 为名,向用户收取高达几千元的费用。

李女士便是受害者之一。偶然间,她加入了短剧推广群,“交了 4880 块钱,结果一分钱都没赚到”,李女士无奈诉苦。据她讲述,前两天课程干货满满,可到了第三天,商家开始售卖短剧授权,宣称没有授权就无法发布作品。李女士咬咬牙花了近 5000 元购买授权,还在指导下重新申请了抖音和快手账号,满心欢喜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告知抖音账号需达到 500 粉丝才能发布作品。“课程老师又说交 3000 元升级高级课,才能涨粉和使用软件。继续交钱吧,后面还不知道要被坑多少,不交钱前面的投入就全打了水漂。” 李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

还有些商家玩起 “工作卡” 套路,蛊惑用户办理所谓的专用电话卡。于先生就深受其害,“商家信誓旦旦地说这卡和官方合作,有流量扶持,办好卡就发短剧推广课程。结果呢,办卡和推广毫无关联,课程也是网上随处可见的水货”。看着推广群里新人不断涌入,商家一个劲儿地催促办卡,于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商家是靠开卡赚黑心钱。

以 “免费教学” 诱使用户入群缴费的商家绝非少数,他们还常常以名额有限、限时优惠等手段,给用户制造紧迫感,催促其交钱。某商家在群里喊得热火朝天:“给大家争取到特大优惠,原价 4880 元,现在最低只要 2880 元,手快有手慢无!”

拉新分佣:难以触及的分红美梦
除了用 “免费教学” 引用户入瓮,再诱导缴费购买项目外,部分 “短剧推广” 的套路更为隐蔽狡猾。

处于职业空窗期的孙女士,在社交平台看到短剧推广帖子后,经客服指引注册了一款短剧推广 App。客服信誓旦旦地承诺:“按照链接流程注册会员,马上就能推广短剧,当天就能拿佣金,拉新人入会,每人能分红 50 元。”

孙女士干劲十足,好不容易拉到新用户下载入会,满心期待地追问佣金何时到账提现时,一盆冷水却兜头浇下:“新用户得充值 99 元会员才算有效拉新,而且满 500 元才能提现。”

在短剧推广平台上,拉新人入会得佣金仿佛是不成文的默认规则。一位商家滔滔不绝地介绍:“邀请好友推广的人数越多,代理等级就越高,最高能返 3% 的推广奖励呢。”

曾涉足短剧推广行业的吴先生却一语道破天机:“别管什么规定,都是商家阻止你提现的鬼把戏。等你拉到十个人,平台随时能改规则,比如要求连续充值 3 个月之类的。”

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犀利指出,“拉新分佣” 模式通过发展下线层层抽佣,实际收益都被顶层瓜分,本质就是庞氏骗局的新变种;而 “充值会员提现” 手段设定高额提现门槛,诱导用户不断投入资金或时间,多数人因算法限制或任务难度望而却步,沦为商家资金沉淀与流量套现的工具,完全是一场金融骗局。

从法律视角看,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李洪江表示,拉新分佣、充值会员才能提现等模式,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6 条 “禁止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 34 条 “不得擅自修改交易规则” 的规定。

一键推广:交钱才能开启的 “财富大门”
在部分商家的花言巧语下,短剧推广甚至被吹嘘成 “一键操作” 的傻瓜式赚钱项目,声称只需先交推广费,就能坐等分红。

北京商报记者在短剧推广商家的引导下,下载了一款名为 “陆元影视” 的短剧推广 App。据平台客服介绍,短剧推广需先支付推广费,不同短剧收费各异,分红也有差别,但推广结束后,推广费与分红均可返还提现。

“新手不妨先体验 88 元的短剧推广福利,推广周期结束,立马返还本金 88 元,外加 10 元分红。” 说完,客服将记者拉进 “VIP 交流群”。

记者进一步追问推广流程,客服热情回应:“完成注册和实名认证后,点击‘一键推广’就行,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剪辑、发布,平台全搞定。” 谈及提现规则,客服告知:“单笔最低 200 元。”

这意味着,若想把平台赠送的新手推广本金与分红提现,就得先付费推广其他短剧,等本金和收益凑够 200 元才能申请提现。而当前,该平台短剧推广起投金额最低 300 元,最高飙升至 159000 元。

李洪江依据法律条文分析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496 条,平台单方设定 “最低提现 200 元” 却未显著提示,侵害了用户知情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6 条,商家规定 “必须再付费推广满 200 元” 才能提现,属于不合理限制,剥夺用户财产处分权,应属无效格式条款。

“设置这种提现门槛的格式条款无效。用户完成新手任务后,账户约有 98 元,即 88 元本金加 10 元分红,因未达 200 元无法提现,实则变相强迫用户继续投钱。” 李洪江解释道。

在该平台 “VIP 交流群” 里,已有 9603 位用户,不少 “老手” 热情欢迎新成员,还晒出所谓的佣金流水,营造出一片繁荣赚钱假象。

但事实真如此吗?曾在该平台参与短剧推广的林女士哭诉:“好不容易达到提现门槛,多次尝试提现,结果显示资金冻结,根本拿不到钱。”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上,以 “短剧推广” 为关键词搜索,多达 979 条相关投诉,主要集中在 “虚假宣传”“拿不到佣金”“无法退款” 等问题。单独搜索 “陆元影视”,也有 173 条投诉,其中一条赫然指向 “账号封禁、资金提现冻结”。

知名商业顾问霍虹屹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管何种套路,打着 “财富自由” 旗号吸引用户投身短剧推广并缴费,本质是精准拿捏当代人对副业、自由收入、低成本变现的热切渴望,再用夸张数字、稀缺案例炮制 “FOMO(错失恐惧)效应”。

在李洪江看来,消费者若不慎陷入此类套路,首先要固定证据,妥善保存课程宣传页面、聊天记录、支付凭证、平台规则截图等;同时,依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 5 条,及时向市监部门投诉。对于行业而言,应尽快出台短视频推广营销合规指引,明确收益承诺披露标准及合同解除权条款,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来源/北京商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短剧推广背后的“吸金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