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 “维修刺客”,净化家电维修市场刻不容缓
家电维修行业本应是保障居民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然而,“维修刺客” 现象却如一颗毒瘤,肆意侵蚀着行业的健康肌体。“维修刺客” 的肆意妄为,绝非一朝一夕形成,背后反映出的是长期积累的行业乱象与监管短板。
水龙头未打开致使洗衣机无法进水,维修师傅仅仅打开水龙头,便收取 100 多元费用;燃气灶没电,客户自行更换电池后未取下电池帽,维修人员更换成本约 20 元的点火器,再拿掉电池帽,竟收费 250 多元。此类乱象绝非个例,凸显出家电维修行业收费混乱的严重问题。
央视 3・15 晚会将家电维修行业收费黑幕公之于众,其中,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维修平台 —— 啄木鸟平台,高价维修乱象令人咋舌。该平台不仅存在收费虚高、小病大修、工程师抽成比例过高、维修人员培训不到位(所谓 “三天上岗”)等问题,甚至向维修师傅施压,诱导其采用各种套路欺诈消费者。
被曝光后,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发布声明,向用户与大众致歉,并声称要推动行业实现 “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行业诚信无欺骗”。但事实上,啄木鸟并非首次被曝光。去年 10 月,媒体就曾报道一起典型案例,一位老人联系啄木鸟维修原价 300 元的电视遥控器,竟花费 1776 元。在 3・15 晚会直播前后,众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被该平台坑骗的经历。直到如今,平台才表示 “自责和痛心”,实在令人感到讽刺。显然,仅靠一纸声明,难以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啄木鸟家庭维修自称在国内 300 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在线接单维修师傅达 10 万名之多,堪称 “国内最大” 的家电维修平台。如此规模的平台,服务质量、态度与信誉却如此糟糕,更让人对整个家电维修行业的现状担忧。倘若头部平台都肆意妄为,其他小平台和个体维修者的情况又怎能乐观?
长期以来,家电维修行业给人 “水很深” 的印象。如今以啄木鸟为代表的线上家电维修平台,看似比传统线下开门店的服务模式更为便捷,实则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往往难以找到责任人,极大增加了维权难度。在利益诱惑下,部分平台丧失原则,沦为变相 “宰客” 的工具。随着消费者上当受骗案例增多,整个家电维修行业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家电维修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本应是行业模式的革新升级。但真正的升级,应体现在对过去行业弊病的有力管控,而非让消费者承受风险。3・15 晚会曝光后,监管部门迅速对啄木鸟平台展开处罚与整改。然而,这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全面整顿家电维修市场业态,制定更为完善的治理规范。家电维修是关乎百姓生活的刚性需求,各类电器已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家电维修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民众生活品质。
对此,有关部门不妨创新监管机制,建立透明的行业名单,让消费者清晰了解各平台服务质量优劣,同时构建良性行业竞争机制,扶持诚信经营的企业与平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将 “维修刺客” 坚决逐出市场。唯有如此,才能重塑家电维修行业的良好形象,让消费者安心享受维修服务,推动行业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
(综合:澎湃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