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发表于 2025-3-17 14:59

海底捞公关翻车:损失岂止千万赔款

近期,知名餐饮品牌海底捞深陷一场汹涌的 “舆论风暴”。2 月 24 日,两名 17 岁未成年男性顾客在上海一家海底捞门店就餐时,竟做出向火锅内小便的荒唐之举。3 月 6 日,该场景被其中一名肇事者发布到网上,迅速引发舆论哗然,登上热搜,令广大网友尤其是海底捞的消费者深感震惊与不适。3 月 8 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通报,已依法对涉事的唐某、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至此,直接实施不良行为、扰乱公共秩序且危及食品安全的肇事者受到了法律制裁。正常情况下,商家依法追究肇事者赔偿责任,对门店管理进行整改致歉,并对受影响顾客给予相应补偿,此事便有望妥善解决。然而,海底捞随后发布的一则公关声明,却再次将其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声明中 “针对恶意传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及 “鉴于涉事者为未成年人,我们呼吁避免对其个人及家庭进行不当传播或攻击” 等表述,形成鲜明对比,被网友吐槽为 “对撒尿者唯唯诺诺,对监督者重拳出击”。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对海底捞的批评与抵制声音。​
面对消费者的不满,3 月 12 日,海底捞再度发布声明,宣布对事件发生后十几天内在事发门店就餐的 4109 单顾客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给予订单付款 10 倍金额的现金补偿,同时对涉事两名男子提起民事诉讼。初步估算,海底捞为此需支付上千万元赔款。从结果看,这则声明起到了一定 “亡羊补牢” 的效果。但正如部分媒体分析,即便最终局面有所扭转,此次公关仍是事倍功半。​
在这起事件中,海底捞本是 “受害者”,真正的 “加害者” 是两名行为恶劣的未成年顾客。消费者虽会对海底捞监管疏漏有所不满,但主要矛头应指向肇事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商家 “同仇敌忾”。然而,面对网友愤怒,海底捞在第一时间未能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反而以强硬姿态宣称保留追责权利。诚然,涉事者为未成年人,但海底捞在公关声明中着重强调对肇事者的保护,有 “慷他人之慨” 之嫌,仿佛替受害者原谅了肇事者。​
从法律层面讲,企业有权追究编造、传播不实信息损害自身声誉者的责任,对未成年人也可酌情从轻处理。但公关声明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关键渠道,此时重点强调这些,而非优先关切消费者感受,又怎能赢得消费者信任?相较之下,3 月 12 日的声明明显更能共情消费者,且拿出高额赔偿。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海底捞火锅此次事件,为众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敲响警钟。企业务必从这起事件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其中关键在于充分尊重消费者,以端正态度回应消费者正当诉求。若做不到这一点,即便品牌此前口碑再好,也难逃 “翻车” 厄运。只有始终以消费者为本,企业和品牌才能保住永不褪色的 “金字招牌”。​
(综合:中青评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底捞公关翻车:损失岂止千万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