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样,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人。
换言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约30万人口的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已成为当今前往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a、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丽江的一些东巴,创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
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这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确是个奇迹。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b、东巴经
东巴经是古代纳西族东巴祭司用东巴文和格巴文书写的数以万计的东巴经书,这些经书是记录了古代纳西族先民的语言、文字、社会、历史、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神话、宗教、哲学、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美术等内容的文化宝库。
在众多的东巴经典中,《创世纪》、《黑白之战》、《鲁般鲁饶》,被称为纳西族东巴经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
东巴经中的神话传说故事,是纳西族东巴经文字中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c、东巴祭祀仪式
东巴意为“智者”,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中的经师或祭司。他们掌握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熟悉东巴经书,能歌善舞,擅长绘画纺织,制作泥塑木雕,善于占卜,主持各种宗教仪式,并墨守成规。东巴一般世袭相传,亦有投师学艺而成。东巴教有其原始主丁巴什罗,但无寺庙,东巴不出家,他们之间没有等级区分,只有知识多寡、技艺高低和传延代数之多少及声誉大小之别。
大凡民间,起房盖屋,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即受邀主持各种仪式,收取相应报酬,平时在家从事农牧劳动。
祭天是纳西族最重要的祭祀仪式,纳西人自称纳西祭天大,纳西是祭天的民族。每年春秋两季分别以家族或家庭为单位在固定的祭天场举行。
在祭天场中央竖立两棵黄栗树和一棵柏树,分别代表天父,天母和天舅,祭树下插大香,置供品,献牺牲。
由东巴祭司诵念东巴经《崇搬图》(人类迁徙记),缅怀祖先,歌颂英雄,赞美创造,用来传递历史渊源,加强民族团结,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祭署、纳西语称为“署古”。据东巴经记载,署和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署分管农耕畜牧。
后来人不断地毁坏森林,污染水源和捕杀野生动物,导致署对人进行报复,使人发生病痛、遭受瘟疫、洪水、地震等灾难。为向署表示人的过错,祈求免灾赐福,人类请丁巴什罗协调,并跟建立了和谐相处的关系。纳西人于每年农历二月举行祭署仪式。
祭风,纳西语称为“海拉里肯”目的在于超度殉情自杀和战争灾祸等丰正常死亡者的亡灵。
纳西族相信人死灵魂不死,非正常死亡的灵魂会被鬼魔所缠,变成恶鬼作祟于人, 因而要由东巴祭司进行招魂,超度,安抚其亡灵。
殉情而死的亡灵被祭司超度到神秘的玉龙第三国,那里白云、蓝天、高山流水,青松翠柏,草地鲜花,老虎当坐骑,白鹿当耕牛,男耕女织,谈情说爱,无忧无虑,是爱情的乐园,是幸福的天地。
“素祖”是纳西族传统的结婚仪式,又称“抱麻抱”。纳西人认为,每个人有自己的生命神——素神。素神即供养在每个家庭的素篓里。举行这个仪式时,在东巴的主持下,将新娘的素神从其家庭的素篓里请出来,迎进新朗家庭的素篓里,与新朗家庭的其他成员的素神结合为一集合体,从此永不分离。在新朗新娘头上抹酥油是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
祈寿仪式称为“汝众华”,是纳西族祈求风调雨顺,延年益寿的活动。是东巴教中最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
在仪式中除了布置神坛,悬挂日、月、仙鹤、七星旗、摆放祭品、神石以外,最突出的是设一棵代表“迎华神”的华塔和一棵代表华神梯的柏树。主祭东巴为主祭人家迎华神,求寿缘、求神福泽。将酒、米撒向人群是仪式的最高浪潮。
占卜是纳西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还传承有羊骨卜、鸡骨卜、海贝徙、巴格卜星卜、手指卜、左拉卜等数十种占卜。
巴格图是巴格卜重要的图式。画在粗棉纸上,以一只青蛙形体构画而成,称为“海时巴美”, 以蛙体头尾、四肢、肚腹分别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和木、火、金、土五行,配以十二生肖,用于占卜吉凶和人生疾病、婚姻等。 d、东巴舞蹈
东巴舞蹈是指东巴教的进行宗教仪式过程中,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东巴舞来源于古代纳西言辞的社会生活,不少动作都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的,形象十分生动。
东巴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教经典中有专门记述东巴舞蹈的舞谱《舞蹈教材》和《舞蹈来历》,这两部教程称为“蹉姆”,意为舞蹈的规范或舞蹈的调式。详细记录了60多人舞蹈的跳法。
《东巴舞蹈》具体记述了舞蹈的起源、种类、步伐、手势、动作和功能等等,是世界上唯一的用象形文字书写的古代舞谱。《东巴舞蹈》是研究人类原始舞蹈的起源和早期舞谱形成的极难得的经典。
东巴舞蹈在表现悦神和斥神的舞蹈时,也承传了民间传统的以歌唱伴舞蹈的表现形式。多数东巴舞刚健柔婉、明快舒放、变化灵活,保持着淳厚而典雅有致的特色。
东巴舞浓郁的原始气息和严格的动作规范构成的风格特色,在丽江地区的舞蹈中独树一帜,在省内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中也是十分特殊的。
东巴舞蹈是纳西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及形式上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神舞;二是鸟兽虫舞;三是器物舞;四是战争舞;五是踢脚舞。东巴舞反映的是纳西族历史上随畜迁徙,以鸟兽为邻的原始生活,是纳西族精神文化的一种反映。
《热美蹉》
《热美蹉》,又称《哦热热》,是在丽江纳西族中广为流传的古老的民间歌舞。有些研 究者认为,它是氏族社会前期或更早的产物,其称谓及唱跳方法也因地而异。有说“哦热热”是十分美丽善良的姑娘,因上山为牧主放羊,丢失了一只羊,被牧主打 伤后关注柴房,后被其他牧人解救接出,便高兴地呼喊着姑娘的名字欢舞起来。目前,各地流传的“哦热热”具有多种功能,比如祭祀死者、自身娱乐、生产劳动等 均可唱跳。
“哦热热”歌舞时,少则十多人,多可达百众,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开始由一位男子领诵,接着男子合唱“诵词”中后三字并以两次固定的“哦 热热”来结束,女的则发出短促的“羊”叫声穿插相伴。舞者在领诵人的念咒般驱赶声中,挽起手,围成圈,慢慢地往顺时针方向环舞。哀歌情绪凄凉,吟词悲伤深 切。习俗歌充满生活情趣,如流畅溪水,引起合唱者共鸣。古歌则庄严肃穆,好像在追思先民的艰辛创业。
由于“哦热热”舞蹈者的手部互相牵拉,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舞蹈动作,形成了双手随着舞步前后摆动、以双膝的屈伸带动上身的前倾后仰、动作重拍向下的特点。其舞步简单稚拙,加之无任何乐器伴奏起舞,仅 靠高亢洪亮的呼喊声来协调众多舞者的节奏,这正好说明《哦热热》的原始性,因而被称为“音乐活化石”。
《阿丽里》
《阿丽里》是根据纳西古调而改编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在丽江纳西族地区流传很广,几乎人人会唱。因歌词中有“阿丽里”陈词而得名,含有高兴欢乐之意。
歌曲短小,但很有特点。由单句体乐段构成,第一小节是“种子乐汇”,后面是它的重复和派生。演唱时大家手拉手,往顺时针方向走三步后,左腿往左踢一下,右腿往右踢一下,双臂随上身前后摆动,一人领唱众人和,边唱边跳,无限循环而舞。曲调明快,情绪热烈。
只要是喜庆婚嫁,不受时间地点制约,均有“阿丽里”高亢的曲调回荡在纳西村寨,充满了纳西人民幸福生活的欢乐。
e、东巴音乐
东巴音乐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有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并伴有器乐,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书以外,东巴经书都是要通过诵唱表现出来的。
东巴唱腔音乐有五十种左右,吟唱以纳西民民族曲调为基础,在器乐上主要是用板铃、板鼓、锣、钹等,节奏单一,谱点简单。
东巴教还有器乐音乐,在东巴教祭祀活动中,唱音乐和器乐音乐相合,可以演奏出节奏鲜明、音调宏亮的和声乐章。
f、东巴绘画
古老的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
东巴绘画艺术具有象形文字经典所具有的五个艺术品特性,即贝叶经的形式、优美的线条、美丽的色彩、动态的表现和特征的摄取。
东巴画是东巴文化重要内容之一,有木牌画、纸牌画、布卷画和经文画几类。东巴画的内容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
东巴画中,以布卷画《神路图》最为有名。《神路图》一般长达十四米多,宽二十六厘米左右。分为地狱、人类世界、自然天国、天国四个部分,画面色彩鲜明、艳丽,人物造形生动、个鲜明,既受藏传绘画艺术影响,又具有纳西族传统风格和特色,是东巴绘画艺术中的珍品。
《神路图》主要用于丧葬时超度死者亡灵仪式中,描述了死者亡灵要经过的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等各阶段的具体场面,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g、东巴艺术品
东巴艺术品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制作使用的木偶、面偶、泥塑和各种竹木编扎品,造型独特,生动逼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东巴雕塑艺术集中反映在木偶、面偶、泥偶和木雕的制作上。用树木雕刻成的木偶,是东巴在宗教仪式中制作所用神鬼泥面偶时参考的模型,已收集到三十多件。
东巴们都有一双具有艺术灵性的巧手,个个能雕会塑,所雕出的各种神木偶,有的似凝神沉思,有的像举手远眺,有的张口欲鸣,形貌古怪。东巴木偶则头戴法帽、胸挂神珠,端坐自如,轮廓粗犷,线条刚劲。
在东巴文化艺苑中,还出现了东巴文字和神灵鬼怪形象的木刻雕板。东巴制作木刻雕板的目的主要是想用来拓印,这为广泛传播东巴文化艺术作品创造了一个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