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安乡看玉龙:中药材产业如何成为致富“金钥匙”
12月10,丽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2024年丽江市“新闻力量·丽江故事”全媒体采访团,深入玉龙县太安乡,实地探访当地企业与农户在中药材产业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太安乡,作为玉龙县中药材产业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道地特色,走出了一条独具玉龙特色的高原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创新之路
第一站,采访团来到了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企业,是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在玉龙县的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公司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成功搭建了“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为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公司工作人员向采访团详细介绍了“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的功能与优势。该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种植基地的环境条件,为种植专家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持,包括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从而加强了对生产与消费两端的控制。此外,平台还负责监控合作项目中的生产线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确保了生产加工过程的透明可控,有效保障了药材品质。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市场药材品质,也为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3年,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已达8.7亿元,不仅带动了周边经济的显著增长,还通过“龙头企业+产地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成功引领了玉龙县境内3000余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滇重楼、金铁锁、云木香、云当归等道地中药材在太安乡遍地开花,产业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中药材产业成为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随后,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太安乡汝南村委会海棠小组,亲眼见证了中药材产业给农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和阿姨家的地头上,村民们正忙着收获秦艽,一亩地的收入近万元,让和阿姨满脸洋溢着喜悦。
和阿姨告诉采访团,她家一共有20亩地,其中16亩都种上了秦艽。中药材种植不仅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还让她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在太安乡,像和阿姨这样通过种植中药材实现增收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依托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成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种植结构调整助力产业多元化
太安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兰向采访团介绍了乡政府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今年,太安乡实施了种植结构调整,成功扩大了马铃薯种植面积至5万亩,并新增了8000亩药材种植,涵盖了当归、木香、秦艽等多种传统药材。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结构,更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马兰副主任表示,乡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等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中药材产业成为玉龙县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同城君深刻感受到了玉龙县太安乡在中药材产业道路上的坚实步伐和显著成效。这里的企业与农户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共同书写着“药材之乡”的辉煌篇章。中药材产业已成为玉龙县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为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玉龙县太安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太安乡成功利用中药材产业实现经济增长,通过引入数字化平台和调整种植结构,推动产业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云南白药集团等企业积极参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 太安乡通过中药材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云南白药等企业带动3000余农户参与种植,实现增收。乡政府调整种植结构,助力产业多元化发展。这一模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为当地经济和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玉龙县太安乡通过中药材产业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发展。云南白药集团的技术创新和“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推动了产业现代化,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乡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结构调整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多元化。中药材产业成为太安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