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征集“村霸”“乡霸”等涉黑涉恶犯罪线索
近日,古城区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村霸”“乡霸”等涉黑涉恶犯罪线索的通告,旨在为持续深入开展好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有效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详情如下↓↓↓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关于征集“村霸”“乡霸”等涉黑涉恶犯罪线索的通告
为持续深入开展好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有效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面向社会征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
一、违法犯罪线索征集范围
(一)采取贿赂、暴力、威胁等手段把持基层政权、横行乡里、拉帮结派、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强拿硬要或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欺压群众、称霸一方的“村霸”“乡霸”等黑恶势力。
(二)通过“霸选”“骗选”“贿选”等方式干扰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干扰基层组织工作、妨碍基层干部行使职权、危害基层干部人身安全、欺压群众的黑恶势力。
(三)农村地区把持和操纵基层政权,侵吞集体资产、垄断农村资源的“黑村官”及幕后推手;在工程建设项目、征地搬迁中以各种名义煽动闹事、组织策划群众性上访的黑恶势力或违法犯罪行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的黑恶势力,聚众“打砸抢”、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黑恶势力。
(四)在商贸集市、旅游景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筑材料经营相对集中的区域或场所欺行霸市、抢占资源、垄断经营、强拉客源、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的“街霸”等黑恶势力。
(五)在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水利资源等行业领域,雇黑拥黑,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恶意竞标、暴力围标、强揽工程、暴力强拆、随意殴打群众、煽动闹事的“市霸”等黑恶势力。
(六)其他涉黑涉恶的违法犯罪线索。
二、违法犯罪线索征集时间
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三、线索举报注意事项
举报内容尽可能详实、客观、准确,有明确举报对象、违法犯罪时间、地点、具体事实、过程及证据材料等;举报人对检举、揭发、提供线索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构或夸大事实,不得故意捏造事实以举报之名诬告陷害。举报人符合举报奖励条件的,按照《丽江市关于群众举报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奖励办法》规定,可兑现1至4万元不等的奖金。
四、线索举报保护措施
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将依法依规及时做好线索核查处理工作,并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泄露信息或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将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五、反映举报线索渠道
举报地址: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古城区政府大院,福慧路442号),丽江市古城区线索核查中心(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雪山路412号),举报电话:0888-5399731。
举报邮箱:gcqshb@163.com。
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吉庆路28号),举报电话:110、0888—5152731。
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检察院举报电话:0888—5162877
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举报电话:0888—5332910
特此通告
古城区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2024年10月30日
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近日发布通告,面向社会征集“村霸”“乡霸”等涉黑涉恶犯罪线索,以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维护农村基层的社会稳定。通告详细列举了违法犯罪线索的征集范围,包括操控基层政权、欺压群众、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征集活动将持续至2025年6月30日。举报人需提供详实的线索,并有机会获得奖励。扫黑办承诺对举报人的信息严格保密,并重惩泄露信息或打击报复者。举报线索可通过多种渠道提交,包括电话、邮件和现场举报。 古城区扫黑办发布通告,征集关于“村霸”“乡霸”等涉黑涉恶犯罪线索,目的是为了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和确保重大工程顺利推进。通告列出了具体线索征集范围,包括利用暴力或威胁手段把持基层政权、影响换届选举、操纵集体资产等多种情形,并鼓励公众举报这些违法行为。通告还对举报人提供了详细的保护措施,并设置了举报奖励机制。举报渠道包括电话、邮件和亲自到相关机构进行举报,确保市民能够安全、迅速地提供线索。 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发布通告,征集关于“村霸”“乡霸”等涉黑涉恶犯罪的线索。这项举措旨在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稳定,保障重大工程顺利进行。公告详细罗列了违法行为,包括把持基层政权、贿选等。征集范围还涵盖了在商贸集市、旅游景区等地的“街霸”行为,以及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市霸”现象。公告强调举报需真实可靠,并保障举报者的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对恶意诬告者将重罚。线索征集时间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并提供多种举报渠道。符合条件的举报者可获得最高4万元奖励。 丽江市古城区扫黑办发布通告,面向社会征集涉黑涉恶犯罪线索,重点针对“村霸”“乡霸”等黑恶势力。线索征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基层政权受贿、暴力威胁、干扰选举、侵吞资产及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此次通告强调举报须详实准确,并对举报内容负有真实性责任。符合条件的举报人将获得1至4万元的奖励。为保护举报人,扫黑办承诺严格保密个人信息,并依法打击泄露或报复行为。举报渠道包括电话、邮箱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实体地址。此举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