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苹果、看表演、买特产...宁蒗县丰收节暨苹果节精彩开幕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10月21日上午,宁蒗县第七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苹果节在宁蒗县新营盘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幕。开幕式上,宁蒗县委副书记、县长黎建勇发表致辞。他指出,宁蒗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成功实现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并全力推进新营盘国家级“苹果产业强镇”的建设。黎县长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工作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抢抓历史机遇,发挥主体作用,继续创新创造、务实苦干,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宁蒗新篇章贡献力量。同时,他也呼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关心支持宁蒗农业发展,共同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宁蒗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宁蒗县委书记张伟宣布开幕,并与黎建勇、杨金才等各位领导一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宁蒗县第七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苹果节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式现场,文艺表演精彩纷呈。由邱么子干、吉克永都等人带来的合唱《苹果谣》拉开序幕,为观众带来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收的喜悦。此外,与来自上海、江苏、四川等地的涉农企业进行了产销对接电子签约活动。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苹果王”评选、短视频大赛等多个环节,同时设立了电商大户、产业大户、美丽庭院户三个特别奖项,以及民族团结舞蹈比赛,并在开幕式上进行了颁奖。
与此同时,农特产品展销也同步进行。牦牛坪洋芋、永宁红米、拉伯高脚鸡等来自宁蒗16个乡镇(街道)的农特产品纷纷亮相会场,吸引了众多嘉宾和市民前来参观和选购。在苹果品鉴活动现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苹果进行了品鉴,与会嘉宾纷纷对宁蒗的苹果品质表示赞赏。
据悉,自2018年起,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定于每年的农历秋分时节。今年是第七个年头的丰收节。七年来,宁蒗县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已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红米产业基地、滇西北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种薯产业示范基地以及高原原生态冰葡萄酒产业试验示范三大高原农业产业基地。同时,还成功打造了马铃薯种薯、“2700苹果”、宁蒗高原鸡、“丽川”花椒、高原红米等一系列高原特色产业农产品品牌,为宁蒗县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24年10月,全县苹果种植总面积达6.91万亩,预计产量达8.3万吨,预计总产值达3.3亿元。(采写/曹玉庚)
宁蒗县第七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苹果节在新营盘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幕,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自2018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宁蒗县积极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建成多个高原农业产业基地,并成功打造了一系列高原特色品牌,如“2700苹果”、高原红米等。2024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6.91万亩,预计产量8.3万吨,总产值3.3亿元。这些成就彰显了宁蒗县在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宁蒗县丰收节暨苹果节的开幕,展示了该地丰富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果。自2018年中国设立农民丰收节以来,宁蒗县积极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通过建设高海拔的红米、马铃薯种薯和冰葡萄酒产业基地,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这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特别是"2700苹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提升,预计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这样的节日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体验高原农业魅力的机会。 宁蒗县的丰收节暨苹果节在金秋十月盛大开幕,不仅展示了当地独特的高原农业成就,也为农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活动体验。从2018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宁蒗县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形成了多个产业基地,如高原红米、马铃薯种薯和冰葡萄酒。这些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尤其是苹果种植,截至2024年,种植面积达6.91万亩,产值预计3.3亿元。活动不仅促进了农业品牌建设,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