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扫码领红包”“公益扶贫”也许是诈骗陷阱,丽江市民就遇到了
近日,丽江古城警方公布了两期“刷单”诈骗案件,孙女士通过扫码领取红包后诱导下载APP刷单骗取钱财;和先生通过抖音上的“公益扶贫项目”广告诱导下载APP并完成一系列任务后骗取高额费用。这些行为虽不叫“刷单”,但刷单诈骗的实质并未改变,刷单新型手法让人防不胜防,套路层出不穷,你以为自己在赚钱,其实已经掉入“刷单”陷阱!“扫码领红包”陷阱。2024年10月7日,孙女士在自己商铺内收到了一封含有某品牌礼品劵的信件。礼品劵上的二维码引导她进入了一个支付宝群聊。在群内“客服人员”的指引下,孙女士通过转发、点赞截图等操作成功领取了70元红包。逐步取得孙女士的信任后,“客服人员”诱导她下载了一个陌生APP,并让她在APP上充值购买产品进行刷单。对方承诺产品会邮寄给孙女士,购买产品的钱也会返还,且每完成一单还有高额返利。孙女士按照对方的提示充值5300元后发现被骗。
“公益扶贫”陷阱。和先生在刷抖音时被一个声称既能提升商家知名度又能获得收益的“公益扶贫项目”广告吸引。他下载注册了名为“OLMA”的APP,并按照客服的指引开始完成任务。最初几单,他顺利获得了报酬。但随后,客服向他推荐了一个高收益“项目”,并要求他支付5000元的“项目扶贫资金”。和先生虽有犹豫,但还是选择了转账。接着,他又被诱导进行了一个“救灾帮扶项目”操作,并被告知操作失误,需支付20000元修复资金。修复完成后,客服又称需57000元开启“兑换通道”,并表示和先生只需支付20000元,剩下的由平台垫付。和先生转账后,对方要求他删除转账记录。然而,在完成所有操作后,他点击“兑换”时系统却提示仍有37000元的帮扶资金未还。为了尽快完成兑换,和先生继续转账37000元,但尝试提现还是失败。对方还要求他继续支付“保证金”“解冻费”等费用,这时和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丽江警方提醒:当前电信网络案件多发,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请大家务必提高反诈意识,提升自身和家人的防骗能力,切实保护自身合法财产。记住,凡是以各种理由要求你,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的,千万不要相信!
这类诈骗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需对网络上的诱人“奖品”和“项目”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扫码领红包”还是“公益扶贫”,都是诈骗分子设计的陷阱。常见套路包括让受害者下载陌生APP、充值购买产品或缴纳“保证金”等,然后不断以新理由要求转账。当涉及金钱交易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和活动真实性,尤其对来历不明的信息和链接保持警觉。丽江警方的提示再次强调,不要轻信任何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的请求,以防受骗。保持警觉和理智是抵挡诈骗的最有效方法。 这两起诈骗案件再次提醒我们,骗局手法不断变化,“扫码领红包”和“公益扶贫”这种新型骗局层出不穷。无论是通过二维码奖励红包,还是利用公益之名骗取钱财,骗子总是能找到诱人的幌子来获取信任。面对这些“好处”,切勿掉以轻心。任何要求转账给陌生账户的行为都很可能是骗局。“天上不会掉馅饼”,保持警惕,时刻提防,以免因小失大。此外,遇到可疑情况时,应及时向警方或相关部门寻求帮助,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警方的提醒不可忽视,提高防范意识是保护自己财产的第一步。 https://mp.weixin.qq.com/s/YKqH324Qtg0mj6WfSMb66w 近期,丽江市民接连遭遇以“扫码领红包”和“公益扶贫”为名的诈骗案件。孙女士因扫码进入群聊后被诱导下载APP进行充值刷单被骗5300元;和先生则在抖音上看到“公益扶贫”广告后,被引导参与多个高额资金任务,最终被骗数万元。警方提醒,诈骗手段多样,市民需提高警惕,任何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的行为都需保持怀疑,谨防受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切勿轻信所谓的高利回报项目。 近年来,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扫码领红包”和“公益扶贫”成为新的诱饵。丽江警方近期破获了多起此类案件。孙女士因扫码红包被骗下载APP进行所谓的刷单,损失5300元。而和先生则因“公益扶贫项目”广告上当,先后被骗超过10万元。这些骗局利用人们的贪欲和善心,通过小利引诱受害者掉入圈套,并在取得信任后逐渐加大骗额。警方提醒公众保持警惕,提高防诈骗意识,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