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术馆(云南画院)组织专业画家赴永胜县开展美术公共教育活动
6月18日,云南美术馆(云南画院)副书记、副馆长潘伟带队,到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潘崀村委会潘崀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术公共教育活动。云南美术馆一级美术师肖凡老师、公共教育部负责人王航老师精心准备了《怎样学习中国画》《大山的礼物——石头画》两堂生动的美术体验课;云南美术馆还为同学们购买了笔、墨、纸、砚、石头、颜料等材料,潘崀小学的80余名师生们也专门到程海湖边捡了一些各种形状的鹅卵石供作画使用。
课堂上,肖凡老师从创作中国画所需的工具文房四宝讲起,详细介绍了怎样使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生动讲解了竹子、昆虫、白菜等小朋友们身边常见事物的画法,并手把手教每位同学现场临摹。同学们大多是第一次拿毛笔作画,但却画出了不少精彩的作品。
王航老师告诉们孩子们美在身边无处不在,在孩子们眼中很普通的石头就是很好的创作材料。她引导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划分小组,通过团结合作一起在不同形态的石头上作画,同学们思想天马行空,在两个小时的学习和实践之后,宇宙星空、四季景致、山水湖泊、花鸟虫鱼、房屋牛羊跃然石上。
通过一天的学习,孩子们虽然身上沾了不少了颜料或墨点,但手上拿着自己创作的画作,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学校的老师们看到仅仅通过一天的时间,孩子们就能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省文化和旅游厅派驻潘崀村委会第一书记丁浩表示,希望今后能把这样的活动推广到程海镇乃至永胜县的各个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体会到艺术创作的快乐。
此次美术公共教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也让云南美术馆的老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生活和文化。这种双向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促进了城乡文化的共同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通过这次美术公共教育活动,云南美术馆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艺术的启蒙和教育。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还了解了传统文化和艺术品鉴的知识。他们在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艺术对生活的照亮和丰富。
此外,云南美术馆的老师们也得到了一次深入了解乡村生活和文化的机会。他们与乡村的孩子们进行互动,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艺术需求。这种双向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城乡文化的共同发展,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云南美术馆以及其他美术馆可以进一步扩大公共教育的范围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艺术,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同时,也为城乡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搭建了桥梁,促进了全民艺术素养的提升。 通过组织专业画家赴永胜县开展美术公共教育活动,云南美术馆为乡村儿童创造了艺术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接触和体验艺术的魅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升了乡村教育的品质,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乡村的振兴。此次活动还为云南美术馆的老师们提供了了解乡村生活和文化的机会,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素材。整个活动的双向交流与融合,相信会对城乡文化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这次美术公共教育活动是云南美术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专业画家赴永胜县开展艺术教育,不仅为当地孩子们提供了接触艺术的机会,也为他们开阔了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云南美术馆的老师们亲自到乡村去开展活动,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了乡村文化的状况和需求,为今后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这样的活动可以说是城乡文化交流的一次成功的案例,为消除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希望云南美术馆能继续坚持并加大对乡村美术教育的支持,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