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36千克!丽江“保啤麦28号”大麦百亩示范片刷新亩产纪录
在玉龙县黎明乡中兴村柏木小组,一场由省、市、县各级专家参与的实产验收活动圆满结束,标志着“保啤麦28号百亩丰产示范片”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此次验收结果显示,该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667.36千克,,较2016年百亩平均亩产纪录631.53千克高出35.83千克,展现了“保啤麦28号”作为新型大麦品种的强大生产力。
“保啤麦28号”是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并获得国家登记的大麦新品种,其特点包括分蘖力强、适应性广泛、产量潜力高等,尤其适合在丽江金沙江区域进行烟麦轮作模式种植,有助于提升土壤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此次合作示范不仅提升了当地大麦产量,还通过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烟麦接茬矛盾及品种退化问题。
玉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郑树东说:“专家组通过全田实收的方法进行了实产验收,取得了较好收成。”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洪良忠介绍,筛选特别适宜烟麦轮作的“保啤麦28号”进行统一种植,在生育关键时期,对老百姓进行了培训,烟后大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使产量得到明显增产。
保山市与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紧密合作,体现了两地在农业科技研究与示范推广方面的深度融合与资源共享,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推动区域粮烟协同发展树立了典范,同时也强调了农业科技在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保山市农科所和丽江市农科所在农业科研和示范推广方面有深度合作。双方强强联合,资源共用、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取得较好成效。”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农艺师刘猛道说。
“保啤麦28号”是一种新型的大麦品种,经过多年的科研和示范推广,在丽江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最新进行的实产验收活动中,该品种种植的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667.36千克,比2016年的纪录高出35.83千克。这一结果展示了“保啤麦28号”作为新型大麦品种的强大生产力。
此外,保山市农科所与丽江市农科所之间的合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双方加强合作,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为农业科研和示范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这次的实产验收结果确实很令人欣喜,证明了“保啤麦28号”作为新型大麦品种具有很强的生产力。平均亩产达到667.36千克,比2016年的纪录高出35.83千克。这也得益于保山市农科所和丽江市农科所之间的深度合作,在农业科研和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双方强强联合,资源共用、信息互通、成果共享,使得该大麦品种的种植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这对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份好消息,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通过这个成功案例的推广,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亩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保啤麦28号”大麦百亩示范片的平均亩产达到了667.36千克,刷新了2016年的纪录。这一成绩得益于保山市农科所和丽江市农科所的深度合作和共享资源、信息与成果。这次实产验收活动吸引了省、市、县各级专家的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保啤麦28号”作为新型大麦品种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生产力。这个结果对于促进农业科研和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保啤麦28号百亩丰产示范片在丽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通过省、市、县各级专家参与的实产验收活动,平均亩产达到了667.36千克,较2016年的纪录高出35.83千克。这一成果展现了“保啤麦28号”作为新型大麦品种的强大生产力,并为丽江的农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保山市农科所和丽江市农科所多年来在农业科研和示范推广方面有着深度合作。双方强强联合,资源共用、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次的成功示范片也是他们合作的一个具体体现。通过专家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希望能够在之后的农业示范推广中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果,为丽江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