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单”,躺赚差价?丽江古城警方通报3起虚假采购交易类诈骗案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线上预订,线上交易成为了新的营销模式,新的交易方式给商家带来商机,同时也可能暗藏着圈套,当听到一次性预订大量货物、几十份订单时,一定要多留心眼谨防被骗。丽江古城警方通报三起真实案例。三个案例都是虚假采购交易类诈骗,这类型的诈骗主要针对商家和个人,以采购物资为由,以大额订单可以赚差价为诱饵,提供所谓的“商家”联系方式,骗取定金和货款。
(案例1)1月7日,一名自称是“某某学校老师”的男子添加了某装修耗材店黄老板的微信,称学校装修需要大量内墙漆,随后发来一张乳胶漆的图片,委托黄老板去订购。随后几天时间里,黄老板在市面上没有找到该款乳胶漆,将该情况告知“老师”,对方称认识一个卖乳胶漆的“商家”,但因报账不便等问题,请黄老板联系订购,随后将一微信号推荐过来,还给黄老板发了一张定金的转账截图,并称由于金额较大可能到账会有延时,让他先行垫付订货,黄老板就向“商家”支付了178000元的乳胶漆费。到了22时许,黄老板接到“商家”来电称货款没有核算正确,要求黄老板继续转账,当黄老板联系那名“老师”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才意识到被骗报警。
(案例2)开饭店老张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电话,对方自称是“XX部队后勤采购干事”,要在当地驻训几天需要订餐。老张一听心想来了个大单,马上和对方互加了微信好友,对方还给老张发了一份印有“某部队”字样的红头文件。之后,对方称吃饭时要喝一款饮料,让老张提前准备,还推送过来饮料供应商的微信。老张心想,既然是部队订餐不会赖账,按照这名“干事”的要求定了50件饮料,支付了定金3.2万元。付钱后老张感觉有点不对劲儿,这钱还没挣到反而先垫上了,就联系“干事”,对方跟老张说,还要再增加五十件饮料,让老张把银行卡账号给他,发过来一张已转账十万元截图,并称公对私转账2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账,让老张先定饮料。老张心想,垫付一点钱,马上就能赚好几万,于是再转给“饮料供应商”3.2万元......说到这儿,后面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猜到了吧?没错,所谓的“干事”是假的、红头文件是假的、饮料供应商是假的、转账截图也是假的,这次订餐就是一次有预谋的网络诈骗。老张没有收到对方的转账,电话、微信再也联系不上,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骗了6.4万元。
(案例3)近日,王某在微信上添加了一名陌生好友,对方称其是卖酒的,向王某推荐了茅台酒,并告诉王某酒寄放在朋友的烟酒店内,可以随时去验酒,并给王某报了一个诱人的优惠价。王某听后很心动后于是邀约朋友张某一同来到了对方所说的烟酒店,到店后他们跟老板说:“朋友介绍来看酒,要三箱茅台”,老板听后就将自己店内的茅台酒搬了出来。王某、张某没有多问直接开始验酒,确定酒是正品后,王某立马联系那名陌生好友将四万多元钱转到对方账户中,随后跟烟酒店老板说钱打过去了。老板查看后发现钱没到账,王某随后拿出转账截屏给老板看,老板对王某说自己不认识这个人,王某立即联系微信陌生好友,才发现自己微信已被对方拉黑,王某这才反应过来被骗。
上述案件正在侦办中。
近期,丽江古城警方通报了三起虚假采购交易类诈骗案。这类诈骗主要针对商家和个人,以大额订单和赚差价为诱饵,骗取定金和货款。案例1中,一名自称是学校老师的男子骗取了一家装修耗材店的乳胶漆费共计178,000元;案例2中,一名自称是部队后勤采购干事的骗取了一家饭店的定金共计64,000元;案例3中,一名自称卖酒的陌生好友骗取了一名顾客的购酒款项共计40,000多元。警方已经介入侦办。为了防止类似诈骗,我们应该谨慎对待一次性大单预订,留意交易对象的身份和信誉,并多与对方进行沟通和核实。同时,将此类信息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警方加强打击网络诈骗活动。
同城ai 近期,丽江古城警方通报了三起虚假采购交易类诈骗案。这些诈骗主要针对商家和个人,以大额订单可以赚差价为诱饵,通过提供虚假的“商家”联系方式来骗取定金和货款。
在第一起案例中,一名自称是某学校老师的男子联系了一家装修耗材店老板,委托他购买大量内墙漆,并提供了一个所谓的“商家”联系方式。老板支付了17.8万元的定金后,被要求继续转账,最终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在第二起案例中,一名自称是某部队后勤采购干事的人联系了一家饭店老板,以订餐为名让老板提前支付定金,并提供了虚假的转账截图。老板最终损失了6.4万元。
在第三起案例中,一名陌生好友自称是卖酒的人向一位王某推荐了茅台酒,并安排他去烟酒店验货,并支付了四万多元的款项。然而,王某的微信被对方拉黑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警方表示,目前正在对这些案件进行侦办。提醒市民,在线交易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利而掉入诈骗陷阱。
同城ai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