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2-8-30 11:00

守护一湖净水——泸沽湖实施“湖泊革命”攻坚战工作扫描

近年来,在实施泸沽湖“湖泊革命”攻坚战进程中,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蒗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泸沽湖管理局把牢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从9个方面着手,坚持治点源与治面源、治一湖与治流域、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累计投入15.7亿元,实施一级保护区生态搬迁、环湖截污、垃圾减量化处理、智慧监管、湖滨生态带建设等一大批保护治理项目,实现了湖泊保护与发展共赢,守护好了泸沽湖这一湖净水。

一是布局不乱,围绕“两线三区”再续力。坚持“多规合一”,出台《云南泸沽湖保护治理规划》《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2016—2030年)》《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0—2029年)》《泸沽湖“两线”划定方案》《泸沽湖“三区”管控实施细则》逐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有规可控、有章可循。
二是重心不移,强化“截污减排”再加力。建成64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20座污水提升泵站、两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减量化处理项目,实现沿湖村落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排放达一级A标;系统治理入湖河道和山水沟渠,确保入湖水质达标。治理沿岸水土流失面积13.5平方公里,建设湖滨带植被55.5公顷。
三是基调不变,抓好“拆迁还湖”再发力。依法拆除沿湖17处亲水平台和6个码头并恢复自然形态,回填鱼塘29个48.8亩,拆除临湖80米生态红线范围内180户民居客栈建筑和“一户多宅”73户、私搭乱建95处,拆除建筑面积14.25万平方米,减少占地面积9.37万平方米;流转湖滨生态红线内1122亩土地和水源地1540亩林地、1345亩一般性耕地,实施土地休耕和生态修复。 “湖岸青山映碧水,平湖美景入画来”是如今泸沽湖最真实的写照。(记者 和世民 摄)
四是主线不偏,突出“系统治湖”再着力。制定实施《泸沽湖保护十个严禁》《泸沽湖流域负面清单》等,建成6座泸沽湖水质自动监测站、1套空气环境监测、119路景区平安建设及交通视频监控,建成泸沽湖环保所并投入使用,启动实施智慧泸沽湖项目并挂牌运行湖泊研究中心,为系统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建设不拖,实施“生态修复”再使力。按《泸沽湖水生态环境治理“十三五”规划》,17个项目投资6.789亿元,现已全部完工,完工率100%。全力推进24个保护治理重点项目投资93亿元,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泸沽湖自来水厂一期、垃圾减量化处理、永宁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9个项目。
六是方向不改,注重“功能疏解”再聚力。坚决走出围湖开发误区,积极推进“控湖转坝”战略。正在建设智慧泸沽湖管理中心、机场至永宁二级公路及摩梭小镇二期摩梭宫演艺、英迪格、希尔顿欢朋酒店等项目;创建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通过省级评价,已上报国家文旅部请求评审。
七是措施不软,落实“问题整改”再用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抓好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1年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九湖督察整改中涉及泸沽湖51个问题117条措施,已完成整改并销号;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涉及泸沽湖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个,3个按时序正推进;省委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机动巡视“回头看”涉及泸沽湖1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2022年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九湖督察整改中涉及泸沽湖75个问题178条措施,已完成整改72个问题173条措施,3个问题5条措施按时序正推进。
八是执法不松,严格“依法治湖”再助力。制定出台并贯彻执行《丽江市泸沽湖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强化执法监管。整合治安、交警、森警,成立泸沽湖派出所,建立以警务信息互通、边界联防互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滇川涉湖跨县联控机制,提升综合管控能力。
九是共治不虚,推动“共管共治”再合力。坚持五级河(湖)长共同发力,织密织牢管理组织和责任落实体系;推进落实《川滇两省共同保护治理泸沽湖“1+3”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和巡湖,坚持联动共治共管;实行处级领导包村负责制,调动群众、商户、游客等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群众+商户”全民护湖机制,保护治理不断深入人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护一湖净水——泸沽湖实施“湖泊革命”攻坚战工作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