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丽江1941-1949,看见素面朝天、原生态的丽江
请回答丽江1941-1949,看见素面朝天、原生态的丽江8月29日晚,丽江三联韬奋书店特邀《被遗忘的王国》译者云南翻译协会成员李茂春现场解读俄国人顾彼得眼中1941-1949的丽江。
在李茂春的带领下,现场读者重塑了老一辈丽江人与外来者的生活,通过《被遗忘的王国》了解丽江的过去,感知丽江的由来,更全面的感受丽江的人文风情。
李茂春,83岁,纳西族,英语副教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四十余载,喜好翻译。1992年,他翻译的中文版《被遗忘的王国》作为第三届中国文化艺术节献礼书出版,至2017年,该书已经重印12次(原版5次,修订版7次),是一本常销书。
讲座一开始,李茂春就用一口纯正的纳西话与在场观众打招呼,现场的丽江本地读者也热情地回应。
李茂春说,顾彼得虽然是俄国人,但做过多年英语导游,因而他的英语水平很高。1941年,顾彼得被中国工业合作社委派到丽江后,一边积极发展手工业合作社,一边深入了解丽江纳西族的方方面面。
顾彼得在丽江影响很大,后来大家听说他写了一本关于丽江的书,都翘首以盼。李茂春表示,当时他是大学英语老师,出于社会的责任感,在获得了这本书的英文原著后,于1988至1991年的四年时间里,他利用教学之余翻译并出版此书。
《被遗忘的王国》是一本小开本纸张很轻的书,纸张有很舒服的手感。
作者顾得彼在这9年时间里,顾彼得生活在丽江当地人中并很好地融入他们,以一个旁观者但又不止于旁观者的角度和深度介绍丽江那时的民俗,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在那时的丽江,“每户有自尊心的人家都养猪,猪在城里可以到处游走,然而它们很守规矩,是令人尊敬的动物。它们会注意不要太妨碍交通,总是在街边温暖的太阳地里睡觉......包括我的猪,一大早就离开家,到附近的草地上去吃草,或者在阳光下睡觉,它们要到下午很晚才回来......”(采写/张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