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头条留给同城君自己!
记者,一个被人们誉为“无冕之王”的职业,充满了光荣与梦想。记录现实,书写历史,用手中笔杆为大众揭开社会一层层黑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支笔,笔下有千军万马,掌握世事风云变化。为公众代言,替人民发声。他们是真相的记录者、守望者和捍卫者。当今社会,记者缺席,则真相缺位。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29eeb53a6fb4653e6e03057abf8e7f78
但在这些光环背后,记者是一个挺惨的职业。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fdfcd7c70bc2ad4c7b612fc918c58137
外人眼中的风光得体,但是在家人朋友眼中却是晨昏颠倒、昼夜不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1f722acebd19d907969d9fffacb746dc
如果你想要跟记者朋友约一顿饭,他很可能这样回答你: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eda0ae37264ddb496530f95b06a37e93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dea451e70f50766a3aeba267f5a46c1a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a2f78bd2f36f8cd408d72d254523da93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3bfc83c3fc1d70880abedcdb918bca40
为了时事新闻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这样不分昼夜,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时,时刻准备加班加点。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9458a96d557dc193199461f0a9e48cd0
当你走在商场的时候,看见任何标签第一反应都是这要换算成几篇稿子,熬几次夜,那时候记者的骄傲还会好吗?房贷不还吗?每月微薄的薪水发下来的时候,你的心不拔凉拔凉吗?
工作后,渐渐了解到,当记者,不是一件易事。为了一篇及时的新闻报道,可能要顶着暴风雨前行,雨水混着汗水浸湿衣衫。要踩着泥泞的浑水,穿过随时可能落石的崎岖山路。可能一整天都没顾上一顿饭,匆匆忙忙地奔波在路上啃着冷馒头。而在在非军事职业中,除了矿工最危险的就是记者。
https://wx4.sinaimg.cn/large/8d4eb842gy1g8qqxk15r5j212w0t67wh.jpg
没有耸人听闻的“震惊体标题”,缺少让人肾上腺素上升的八卦情节,提供不了专属优惠券,也无法边看新闻边发红包。比起当下内容生态的花样繁多,严肃新闻的阵地上显得尤其冷清。
事实、细节,论证、观点,调查、监督,这些记者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傍身之技,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看起来如此普通。就像是唐吉坷德,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位骑士。被其他业内人士笑话薪资待遇低。
相信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大学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职业记者。然而,真正的职业记者,大多却在近几年经历了转岗、离职或者创业的浪潮,为数不多的坚守者,却又免不了承受信息爆炸的社会,把自己生活弄成一团糟。
可是出来做记者的,哪个不是为了理想?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但他们与大众同在与社会共振的初心不变,追求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发展的理想永远不变。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大学刚毕业,在重新选择职业时,是否还会选择做记者?夜阑人静,我曾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后来,答案变得日渐清晰:是的,还做记者!和当初激情四射,毫不犹豫投身于新闻行业相比,现在,投身于这个行业多年,并进行多方尝试和比照之后,我做出更为谨慎和笃定的选择——那是和当初一样的选择。再次选择新闻行业,是更深刻和透彻理解这个行业,理解这个社会之后的,又一次严肃的抉择和出发。
新浪微博丽江运营中心 丽江同城网总监制:陈黎 主编:孙梦瑶编辑:王亿涛吴利孙雪清初审:王亿涛 终审:孙梦瑶热线电话:0888-5310888微信:weibolj0888法律顾问:李雁华技术服务:徐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