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于坚等文学大咖齐聚丽江,诗歌和丽江会擦碰出怎样火花?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
相信《致橡树》这首朦胧诗的代表作大家都可以耳熟能详。而今天其作者舒婷就携手于坚等文学大咖做客丽江古城,他们与丽江会触碰出怎样的文学火花,请跟同城君一同前往,一探究竟。
https://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538/5380880/201907/ABDqOdrE_VAZn.jpg
7月12日上午,在“十月文学馆”开馆来临之际。舒婷、于坚、树才、陈仲义四位现代诗人在丽江雪山书院就“诗歌语言与时代精神生活”为主题展开文学对谈活动。
文学对谈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丽江的文学爱好者已早早入座,四位老师各抒己见,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https://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538/5380880/201907/bKFb6pTb_3ByB.jpg
“我觉得中国过去的40年没有想精神方面的生活,大家都忙着赚钱,但现在有了那么多钱,还要干什么?”当代著名诗人于坚老师现场发问,他表示:“现代要重新思考我们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我认为没有精神生活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当代的诗人不是作者,不是无病呻吟,不是漂亮文字落款的某某,而是要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
https://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538/5380880/201907/3a27BAOY_zDNA.jpg
我比于坚老师更乐观一点,当代著名翻译家、诗人树才表示,“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精神状况,这个时代,它有让人很失望的一面、很沮丧的一面。但是也有让人很振奋的一面。让你觉得更好的一面。最好与最坏同时存在,结合在一起!让我乐观的原因是当代生活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可能性,古人的伟大作为一种成果给予我们精神支撑。汉语变成现代汉语,会不会变成一种新的精神向往。”
https://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538/5380880/201907/phCMTF4I_RFkj.jpg
活动期间,树才老师还讲述了与丽江的小故事,惹来大众阵阵欢笑,“丽江人质朴,早在几年前就体会到了。”树才老师说道。
https://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538/5380880/201907/m2vXvaM2_Hd5g.jpg
而作为本次最重要的嘉宾舒婷老师表示,“其实,我是一个落伍的老太太。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网络上的语言,让我很差异、甚至匪夷所思。其实很多网络语言已经进入到诗歌里面!在诗歌语言、文学的语言、甚至是艺术的语言,在新时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应该关心的,应该探讨的。”
https://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538/5380880/201907/LIrrSGnS_nGsN.jpg
在活动末尾,在场听课的“学生”们不时向台上“老师”发出各种提问,“怎么能让现在的孩子真正的体会到古人的诗词意境”、“口语诗和现代诗的区别在哪”......四位一一耐心解答。
参加本次活动的和女士表示,“在当代生活中,物质生活飞速发展,每个人都忙着生存。诗词歌赋好像与普通人已经距离很远,但是诗词的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比拟的。今天有幸能听到各位老师对诗词的见解,也算是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运营/王亿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