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庄咋发展?数百村官丽江“论剑”
10月9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村长”论坛在丽江阿丹阁大酒店召开少数民族村庄发展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少数民族村官代表出席了论坛。在论坛开始前,全体与会人员为今晨逝世的“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先生起立默哀一分钟。
默哀结束后,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卢凤君教授团队的金琰博士首先就村庄发展做了题为《突破困境 谋求路径 实现跨越——少数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路径模式思考》的报告。
金琰说,其所在团队从去年开始围绕着“少数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路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丽江的村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金琰的报告包括区村庄发展的资金人才获得、市场客户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
报告指出,我国欠发达乃至贫穷落后的村庄仍然大量存在,尤其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村庄面临着“生态资源禀赋独特但保护与开发难度大、绿色有机产品丰富但市场与品牌价值低、民风淳朴诚信文化但资金与人才获得难”等困惑。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困惑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村庄对科技知识的依存度低,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落后。要突这些困境,首先要促进劳动工具科技化;其次,要促进劳动者知识化;第三,要利用交换价值、重构生产关系、创新商业模式,促进劳动对象资本化。
随后,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沈泽江以玉龙县西部的石头乡和东部的宝山乡为案例分析了玉龙县区域村庄发展的状况,并以此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村庄如何就现有的条件下发展休闲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卢凤君教授对金琰及沈泽江等人的报告做了概括性的点评,并做总结性发言。
下午,55个少数民族村官及特色村代表还在阿丹阁大酒店举行了少数民族村庄旅游发展交流会。
明天上午,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主办、玉龙县十八寨沟村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村长”论坛将在拉市海湿地公园正式开幕。(马登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