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之子 发表于 2015-9-9 15:54

从丰乐看丽江雪桃的背后神秘推手

【 从丰乐看丽江雪桃的背后神秘推手】
拉市镇海南村委会丰乐村民小组,位于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南侧,海拔2450米,耕地面积 1766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97户,农业人口909人,有83名党员。2014年经济总收入为2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近年来,丰乐小组在镇党委、海南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大力发展以雪桃为代表的特色林果业,积极搭建“合作社+农户+超市+电商”的营销平台,使小雪桃做成了大产业,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脑袋也“富”了起来,多次获得“全省文明村”荣誉,“丽江雪桃”的故乡焕发出新的活力。过去的丰乐村,靠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搞饭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很闭塞。雪桃种植打开了村民的致富之门。随着雪桃产业的兴起,群众零散的经营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市场大潮的冲击。为了把雪桃种植农户组织起来,走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营销的路子,在海南村党总支的引领下,2012年8月,在丰乐村成立了利民林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5名领事,合作社领事长木泽万自筹12万元,建成了合作社经营管理场所,并积极开拓市场,打开销售渠道,自己干给老百姓看。
雪桃种植起初,群众对雪桃还不了解、怕风险,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狭小,对加入合作社后如何保障自身利益也心存顾虑。海南村党总支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动员党员加入合作社,通过党员带头干给群众看,现身说法讲给群众听,才能使合作社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桥梁和纽带。2012年底,海南村党总支通过党员大会研究,成立了利民林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由党员种植大户和学全担任书记,5名党员社员组成支委。合作社党支部一成立,就从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服务社员等方面入手,合作社当年就获得了2万元收益,群众也尝到了种植雪桃的甜头,合作社社员也由成立之初的20户发展到现在的39户,同时还带动了买祥、普若、均良等周边村组农户,目前种植5——20亩的大户就有15户,雪桃种植面积从10来亩增加到了694余亩,2014年实现人均增收   元。利民林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真正成为了丰乐村雪桃产业发展的主心骨。截至目前,雪桃种植面积已达 694亩。在雪桃产业的带动下,全村苹果种植面积达320亩,年生猪出栏百头以上的生态养殖户已达15户,无公害蔬菜发展到339亩,走上了产业兴村富民的快车道。
合作社党支部实行支部委员与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维护社员群众利益、协调各方关系、服务党员种植户中的作用,引导合作社在产供销各个环节给予入会农户优惠条件,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同时,农药、套袋、修剪、病害防治等前期投入成本全由合作社先垫资,然后在社员雪桃销售所得中一次扣除,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随着雪种植规范的不断扩大,如何科学种桃,成了群众的企盼,党支部把被人们称作“丽江之父”的木崇凤请到群众的田间地头,进行示范种植,开展现场培训,并将种苗无偿提供给老百姓试种,手把手教授雪桃种植管理技术,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木科学”。在群众发展种植的过程中,党支部采取党员结对联户、合作社社员挂钩帮带的方式,带着群众干,手把手教他们技术,定期请农科专家、田秀才来现场指导培训,推广标准化种植的科学技术。合作社党支部积极探索雪桃的“外嫁”之路,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雪桃的销售上来。先是组织党员和社员外出跑市场、做推销、搞批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和超市,有人要货了又回来连夜组织群众摘桃子,再送货上门,吃尽了苦头。近年来,丽江市借中秋、国庆节在古城、束河举办“丽江雪桃节”,合作社盯住这一难得的商机,选了5棵雪桃树在雪桃节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许多客商慕名而来,党支部看借助展示、宣传丽江雪桃,销往上海、北京、昆明、广西、贵州等全国大型水果连锁店,卖价由8元提高到10元1斤,年销售达到100吨,产值超过200万元。
合作社党支部看到群众种植雪桃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了,却没有一个规范的交易场所,就积极向镇党委、政府争取资金,在丰乐村建设了一个雪桃交易市场,大量客商开始主动上门收购雪桃,然而,随着雪桃交易量的增加,在群众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价格竞争,群众急于销售擅自搞价格竞争,发生交易纠纷。为规范雪桃交易行为,党支部则把精力转到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协调组织群众统一价格、有序对外销售,保护群众利益上来。附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合作社党支部又把雪桃渠道拓展到了电商平台,与安盛公司党总支达成了网上销售雪桃的合作,由合作社负责组织群众供货,为每家的雪桃打上二维码,安盛公司以较低的佣金,通过他们的电商平台提前进行网上预售、定购,部分雪桃早早的就被定购了,还能进行原产地认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过去雪桃集中上市、积压降价抛售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丰乐看丽江雪桃的背后神秘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