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丽萍在丽江古城2014年度保护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努力推动古城保护管理事业科学跨越发展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2014年度保护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和 丽 萍尊敬的各位领导,古城保护管理战线的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金马扬蹄抒远志、玉羊接力展宏图。在这临近春节、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回顾总结2014年度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古城保护管理局和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古城保护管理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代表丽江古城管理局党组,简要回顾2014年古城保护管理工作,认真分析政策导向及发展形势,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认真按照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扎实做好2015年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丽江古城科学管理,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一、沉着应对、举措有力,2014年古城保护管理工作继续呈现科学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4年,是我局深入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旅游管理政策冲击、保护建设资金短缺、机构改革任务繁重、保护管理工作艰巨等困难矛盾,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克服困难、加快发展,推进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事业再上新台阶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云南省旅游条例》,严格按照市人大三届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和任务分解落实的要求,紧紧抓住中央、省、市关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不断创新保护管理方法措施,正确处理遗产保护、景区开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带动世界遗产品牌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工作继续呈现出科学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以环境卫生改造为抓手,不断夯实和强化基础设施,丽江古城风貌展现新形象
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是贯彻落实《旅游法》和《云南省旅游条例》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丽江古城转型升级、巩固提升旅游标准化、加快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的重要工作。2014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79.68万元。其中,东郊环境整治完成80%的工程量,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外围绿化,累计完成投资约3,731万元;投资230万元实施完成大研古城排污抢修、玉河主支管清淤疏通改造及玉缘桥片区木桥更换工程;继续推进狮子山片区改造工程,投资2,300万元,建设完成狮子山盘山路人行步道工程;投资225万元,建设完成万古楼修缮、星级厕所改造、五花石路面铺设及景区管理用房、垃圾房建设等狮子山景区环境提升改造工程;配合阿曼酒店开展2014年狮子山环境整治民居修缮工程,完成投资6,450万元;加快总投资9,830万元的丽江古城环城北路建设工程进度,年内完成投资7,241万元,完成总投资的74%;王家庄基督教堂恢复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30万元;完成玉缘桥片区20管地下电力管道改造、古城灯光维护、古城五花石路面维修、方国瑜木碑修缮、王丕震纪念馆石雕重修、丽江古城数字展示中心建设等一大批保护性工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423.68万元。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丽江古城周边环境整治安置用地项目建设工作,累计完成投资9,949万元。协助古城区人民政府及市供排水公司,加快实施大研片区供水及消防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建立完善丽江古城景观用水管理、白水河泵站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运行巡检、设备维护等规章制度,加强与市、区、县水利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开展景观用水、消防用水、城市供水及农业用水调度调配工作。年内,白水河应急调水843.59万方,利用拉市海、清溪水库及青龙河调水1900万方,支付提水电费近350万元。
(二)以现代科技运用为支撑,不断增强和提升科技水平,智慧古城建设迈出新步伐
科学技术是保证世界遗产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局一直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将先进科技成果运用到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增强遗产保护力度,促进合理利用遗产资源。年内共投入资金4,077.5万元,实施了一大批科技支撑保护项目。继续推进丽江古城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年内完成投资450万元,补增和更换高清监控探头180个;稳步推进丽江古城世遗数字化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示范项目,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280万元;有序推进丽江古城保护数字化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方案项目,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480万元。其中,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已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并荣获丽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与云南浪群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000万元,积极推进丽江古城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加强与中国移动丽江分公司合作,投入资金160万元,实施完成“玩转丽江”手机电子商务平台升级改版工作;投入资金100万元,启动实施丽江古城联网查询系统升级更换。目前,已在古城内核心区域更换完成联网查询触摸屏11块;新版OA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投入资金7.5万元,完成新版OA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工作,实现了非涉密公文网上审批办理,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及移动办公;完成丽江古城公众微信服务号建立及官方网站升级改版。目前,丽江古城公众微信服务号关注人数已突破7000余人。官方网站升级后,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已成为丽江古城最具公信力的官方网站,进一步增强了丽江古城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关注度。
(三)以科学规范管理为目标,不断理顺和凝聚保护力量,平安古城建设取得新突破
安定和谐是古城的品位,丽江古城的这种内涵特质奠定了丽江旅游品牌的生命力,是丽江品牌的潜在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因此,我局始终把丽江古城的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日常监管等措施,狠抓平安古城建设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火灾防控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消防安全协调配合长效机制,定期对火灾防控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并以社区消防管控为重点,成立8支社区消防安全检查组,建立了消防专管员制度,负责社区消防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将责任真正落实到人。认真吸取“4.06”“4.16”火灾事故教训,年内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20期、6289人次,发放宣传材料近3万余份,联合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6次,发现并完成火灾隐患整改6000余处,清理整治“多合一”场所72户。加强狮子山及公房院落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进行巡查指导。排查公房火灾隐患190余户,拆除私搭乱建构筑物26处,改造隐患线路6院23户,更换配备干粉灭火器120具,组织承租户开展消防应急及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制定完善《直管公房承租户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560余份。完善民居修缮队伍消防安全管理,制定《丽江古城民居修缮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要求》,与82家民居修缮施工队伍签订《消防安全管理承诺书》,进一步强化了施工队伍的消防安全意识,降低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积极支持市、区消防部门和街道、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加大装备器材配置支持力度。年内,共拨付消防安全经费1,033万元。二是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坚持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原则,按照行政管理权限,及时上墙公示行政审批(审查)一览表,明确办理程序、办理条件及办理时限。加大与商业经营行为联合检查组的协同合作,定期对古城内商铺及客栈进行实地检查,严格审批办理《风景名胜区准营证》。2014年,共完成对729家经营户的年检换证、变更及办理工作。联合规划、工商、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大对无证无照经营门店的清理整治,年内规范办证225家。加强民居修缮审批管理及修缮行为监管,建立健全跟踪管理机制,严把古城民居修缮申请、现场勘查、建中督查、竣工验收等关口。全年,完成民居修缮申请审查196份,审查通过184份,验收民居修缮项目91项,完成重大项目审查20个,审查办理丽江古城房屋转让手续21份。三是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商业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经营秩序。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为重点,采取“四强化”的工作措施,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3次,对丽江古城内无证照、无资质和违反相关规定的散客接待营业网点,做出了直接查封或取缔的处理,集中整治无证餐饮店78家。对央视曝光的10家银器店及时进行查封,并依据检验结果按上限进行了处罚。严格民居修缮行为监督,依法依规加大违章建设行为查处力度,健全违规违章建(构)筑物巡查处罚联动机制。全年,共下发停工通知书105份,限期整改通知书86份,立案查处违法违章修缮改造案件43件,处罚金额17万元。结合“四创两申”工作,强化古城环境及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共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清理整治专项行动6次,办理行政案件76件,处罚金额3.96万元。强化古城内交通安全治理工作。联合办事处、管理所及社区设置门禁系统7个,设置临时交通障碍8个。同时,加强对周边乱停乱放车辆、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的整治力度,古城内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共开具《交通违法行为通知书》252份,当场处罚52起,罚款收入8000余元。
(四)以资产保值增值为根本,不断加大和创新古维征收,保护资金筹措取得新成效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实现丽江古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处理遗产保护、景区开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带动世界遗产品牌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2014年,面对融资贷款困难、政策性影响加剧、财政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我局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创新古维费征收方式,优化资金配置,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一是增强企业经营发展能力,扩大资金积累。2014年,公司实现经营收入3,208万元,其他业务收入6,249万元,营业外收入151万元。其中:公房出租收入2,882万元,狮子山门票销售收入275万元,数字化分公司广告收入51万元。加强银企、政企合作,于2014年5月向招商银行融资短期贷款1亿元,用于丽江古城东郊环境整治首期建设项目;10月份融资3年期贷款6,800万元,用于丽江古城北过境公路建设项目工程。二是创新古城维护费征收方式,加大征收力度。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建立《片区专管员制度》,加大黑团打击、外围查验和代征管理。全年,丽江古城维护费累计入库33,891万元,比2013年度增收225万元,顺利完成年度3亿元的目标任务;联合治安二大队组织开展住宿行业“清零行动”。年内,共推广对接安装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系统2420家,签订代征协议2620家,代征协议签订率达100%。加快丽江古城维护费改革工作步伐,研究拟定《丽江大研古城实行门票收费制度方案》,制定完成《丽江古城维护费收费标准调整暨向古城保护规划区范围内经营户收取古城维护费方案》,并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已上报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审批。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赢得广泛支持。面对保护资金不足、保护压力加重的困境,我局不断向国家和省、市各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增强与社会民间企业的合作,使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由政府单一主导向全社会共同参与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全年,共获得两个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的支持。同时,为切实做好原地区医院片区环境整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与香港宣威集团开展经营项目合作,现已签订合作经营协议。(五)以民族文化保护为基础,不断挖掘和丰富古城内涵,文化古城打造迈上新台阶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底蕴厚重、文明传承久远,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丽江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2014年,我局紧紧抓住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文化名市”、打造“文化硅谷”的战略目标,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政策倾斜等方法措施,不断挖掘和注入新的民族文化元素,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加大对外宣传和交流,为丽江古城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方国瑜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丽江古城中国当代文学论坛”及纳西族传统“祭署”等活动;积极支持开展丽江茶马古道东线考察、“2014年迎新春丽江文化保护发展交流”等活动;协调组织办事处、社区等部门,积极开展“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的文化展演、免费书写春联及菊花展活动;继续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创作和弘扬。年内,共支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项目38项,安排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资金700余万元。二是不断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合作录制“城市一对一”、《丽江古城,好梦成真》、《云中丽江》等一系列专题片、宣传片及新闻报道;协助影视公司拍摄《丽江之恋》、《我在丽江等你》等影视作品;借助微博、微信平台,加大对遗产保护、消防安全的宣传力度;注重整合资源,积极与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合作开展宣传,分别在《西部开发报》、《江南游报》、《旅游周刊》等刊物中专栏刊登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及传统文化保护等相关内容;主动选择杂志类媒体进行宣传,认真撰写《丽江古城的发展之路》等20余篇宣传材料。三是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国内交流学习活动。圆满完成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参会准备及应对工作,相关材料顺利通过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充分利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2014年年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以及在墨西哥召开的“古城保护专题讲座及学术交流会”等国内外遗产专业论坛及会议,展示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成果,交流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探讨古城文化品牌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成功举办为期四天的“松下世界遗产环境学习项目”,组织开展“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第9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等宣传纪念活动。同时,加大旅游推介和宣传推广,认真筛选并组织参加了规格较高、影响面较广的第十届海峡两岸旅游交易会、中国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旅游推荐活动,进一步提升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继往开来、敢为人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作态度推动古城保护管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同志们,2014年局和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在诸多不利因素面前,始终保持了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了不惧艰难、克难奋进的信心和勇气,始终保持了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斗志和锐气,在保护资金短缺、保护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影响下,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事业继续实现了科学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些成绩充分证明,不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局和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调动和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就能够在应对挑战和克服困难中加快发展,就能够通过加快发展实现丽江古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目标。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人民政府正确领导,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经济下行和财政困难的影响,投融资难度依然很大。部分保护性项目推进困难,古城周边环境整治任务艰巨;二是受游客出行方式改变、客栈酒店数量激增和行业恶性竞争、部分查验点停止查验古维费等不利因素影响,古城维护费征收难度明显加剧;三是受银行贷款还本付息高峰期的影响,企业财务负担压力加大;四是受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逐渐增多的影响,平安古城建设任务依然繁多;五是受国家体制改革要求的影响,局和公司所面临的机构改革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六是受旅游市场客观发展因素影响,丽江古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七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作风建设依然需要不断加强;八是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工作,依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这些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抢抓机遇、强化措施,为实现丽江古城可持续发展再创新业绩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丽江古城“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2015年的各项工作,对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在景区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上下更大工夫,在拓宽贷款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更大工夫,在创新管理方式、促进科学健康平稳发展上下更大工夫,不断开创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事业新局面。
(一)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之以恒抓好整改落实,始终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开展作风建设,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持之以恒抓好整改落实。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力度,优化权力使用流程,遏制不正之风滋生,认真开展“党务、政务、企务”三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用行动作表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来衡量,切实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强景区提质增效工作。进一步完善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优化遗产地周边环境。继续实施好东郊片区及狮子山环境整治项目。稳步推进环城北路、王家庄基督教堂恢复建设工程。按期完成丽江古城数字展示中心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丽江古城保护数字化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协调配合市区相关部门,加快大研古城片区供水消防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前期报批工作,争取2015年年初正式启动实施。认真组织实施狮子山入口生态停车场、古城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争取2015年完成建设。认真贯彻市政府相关要求,积极配合宣威集团做好原地区医院片区环境改造项目。
(三)创新遗产保护管理措施,继续提升古城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按照“管理精细、服务精致、思路精密、工作精心”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明确管理职责,细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严格《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商业文化保护管理专项规划》,认真做好《准营证》审核发放工作。切实抓好古城内无证无照经营门店及宾馆、客栈的规范整治工作,严格把好经营准入关。以规范旅游秩序和消除火灾隐患为重点,协同配合市区各级部门,不断加强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确保丽江古城的和谐安定。继续加强和完善丽江古城民居修缮施工队伍的管理,强化民居修缮施工队伍的自律管理,完善施工队伍业绩档案。加快民居修缮的技术规范,稳妥推进丽江古城民居保护技术服务咨询中心组建工作。
(四)转变景区品牌营销模式,继续加大古城对外宣传力度。紧紧围绕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充分借助媒体“喉舌、窗口”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好宣传工作。探索树立“大宣传”理念,打破部门、行业、系统的界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宣传的浓厚氛围。深度挖掘丽江古城宣传资源,选准外宣工作切入点,加强独具特色的文化宣传,做到宣传对象有定位、宣传内容有指向、宣传方式有新意。继续密切与主流媒体的合作联系,建立主要媒体联系常态化机制,为外宣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联合省、市相关部门,积极促成“文化结对帮扶,打造书法古城”活动,为丽江古城申报“国家书法名城”打下坚实基础。
(五)探索民族文化保护方式,继续营造传统民族文化氛围。不断增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凝聚力、创造力、传播力,丰富丽江古城文化内涵,真正实现“古城承载文化,文化成就古城”的目标。加快民族文化街区打造,继续实施故居遗迹修复、人文景观建设和民俗文化展示等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传统手工业、特色门店、文化名人回落古城等扶持及店面优惠工作。全力开展狮子山景区品质提升及“茶马古道”打造工作,加强文化景观景点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继续研究和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支持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历史赋予重任,信心凝聚力量。回顾过去,任何艰难困苦都阻碍不了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事业的科学健康平稳发展;展望未来,任何危机挑战都阻挡不了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事业朝着科学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进。发展形势令人鼓舞,历史机遇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胆开拓、扎实工作,为实现古城保护管理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最后,恭祝大家羊年大吉、阖家欢乐!
页:
[1]